團體商土地問題 轟政府城市規劃漠視綠化

2017072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團體批評政府在發展項目期間,不斷侵蝕郊野公園等用地。(資料圖片)
一眾民間土地研究組織舉辦年度論壇,今年主題為「新管治班子的土地挑戰」,邀請多個不同團體就香港正面對的土地問題,包括郊野公園用地、鄉郊發展等進行討論。創建香港行政總裁司馬文表示,政府在不同區域發展時不時侵佔鄉郊土地,其中以大欖隧道為例,當中隧道穿過部分郊野公園地帶,漠視綠化地帶的重要性。他續指,香港擁有「高度發展及郊野」兩者同時存在,認為政府應該珍惜綠化用地,切勿因發展而不斷侵蝕郊野公園等用地。
土地監察主席李永達指出,梁振英政府年代的土地供應比例不算太差,公共房屋供應達到預期的92%,即建設68,900個單位,而私人樓宇則為實際目標的88%,建設了9.6萬個單位,坦言梁為人勤勞,又透露就房屋問題不時開會。
李又提及,現屆特首林鄭月娥政綱指重視棕地發展,惟政府多年對棕地的研究相當少,並無一套完善政策處理。他又指,若政府制定居民安置政策,相信所有棕地會先用作「放置貨櫃」,務求令棕地變為有特定用途,令政府收地時可得到賠償或安置權,但政府現今只能以「大包圍式」劃分大片發展範圍,將少量的棕地作重新發展,認為現屆政府有必要正視問題。
李永達又建議,可發展鄉村式發展用地,以減少使用具爭議的郊野公園用地及綠化地。他指現時共有932公頃的鄉村式發展用地,惟主要用作丁屋發展,但由於丁屋丁權申請緩慢,加上部分鄉村的規劃不足,及建設的規範並不完善,他亦有和鄉議局高層商討,對方表示有興趣。李坦言,此建議或會被人標籤為「官商勾結」,但指若使用爭議性較少的用地,能為香港提供一定土地資源,又指若批出10%的鄉村式發展用地已有近100公頃,估計已可為30萬人提供單位。
公共專業聯盟創會主席黎廣德則指,官員在處地土地問題時經常使用「三大辣招」,分別為「扮做」、「避免衝突」及「尋找代罪羔羊」。他以鄉村土地作例子,指上屆政府3年前聲稱尋找土地作發展規劃,但至今七至八成土地仍未覓到,笑指官員聲稱會覓地便令外界以為「已做嘢」,最後未能達成目標則以「反對派阻住會議」、「區議會唔批地」等理由辯解。
被問及新政府會否解決土地問題,黎指官員若不跟從「三大辣招」,除非政治環境改變,例如鄉議局議席不保,屆時政府便不用「避免衝突」可盡速解決鄉村式土地發展等問題;他又指若公民力量得到提升,政府才會支持市民的意願,他相信未來5年不會有大轉變,反而可能會因應利益問題,更進一步向發展商表示友好。
而本土研究社研究員楊夏至則指,政府多年利用優惠價租地予超級富豪,如利用短期租約以0.6港元呎租,將部分政府土地租予富豪改成私家路、泳池等。他以馬屎埔農戶黎先生作例子,黎有一半田地為政府土地,黎請求將該地以短期租約租予他繼續務農,但地政總署反對租出,最終被發展商以高價投走。他批評政府就不同階級人士採取不同態度應對,低下階層不容許租用官地,但富豪則能以低價租地自用,認為政府極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