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回報投資騙案10人被捕 父女共被呃逾百萬

2017081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警方展示證物。(林兆崙攝)
商業罪案調查科在今年3月,留意到有人在網上社交平台Instagram發帖,宣傳高利潤、低風險甚至零風險的投資計劃,並以「學生外快」、「小額投資」及「不需年滿18歲」招徠,又聲稱可以「銀行過數或現金出糧」,初期提供每周或每日3至4成或以上回報,誘使受害人投資。
有受害人先存500港元小試牛刀,2周後騙徒即以約4成現金作回報;當被追問投資回報時,騙徒會以偽造的銀行支票及入數單據聲稱已發還回報,營造獲利假象,並定期匯報投資狀況,博取受害人信任後,連回報及「揼本」加大投資金額。當騙取一定金額後,有關社交媒體的帳戶便告關閉,負責人亦捲款失聯,「投資者」始知受騙。
商罪科展開深入調查,派員扮「投資者」,與持有網上社交媒體帳戶的騙徒對話,聲稱對高利潤計劃感興趣,藉此蒐證及鎖定目標人物。至今日時機成熟,展開代號「金剛」行動,在全港多個地點,以涉嫌串謀詐騙拘6男4女(14至72歲),包括4名中學生及1名大學生。被捕人士中,1男2兩女(14歲男、17女及21歲女)疑分別屬於3個詐騙集團主腦,俱為網上社交媒體帳戶持有人,負責直接聯絡受害人,其餘為銀行戶口持有人及互聯網服務登記人。行動中,警方檢獲5部電腦、11部手機及大量虛假文件,相信已瓦解3個有組織的詐騙集團。
警方初步相信,今年3月至7月,有至少7名受害人墮入騙局,年齡最細僅17歲,其餘為成年人,損失金額共180萬港元。其中2名受害人為父女,該父親因見女兒「短期投資」大有斬獲而參與,損失金額高達100萬港元。警方強調行動仍在進行,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警方呼籲年輕人要小心使用社交平台,不要被一時的利益誘騙進行犯罪活動,進行投資前應先諮詢家人或長輩意見,避免誤墮騙局,亦提醒家長留意子女有否利用聯網或社交平台進行涉及詐騙的活動。如涉及詐騙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監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