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21%長者視力不正常 屯門區成重災區

20170917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69歲的郭伯伯過去受多種眼疾困擾。(鍾君容攝)
視力會隨年紀增長而下降,理工大學在2011至2016年間,為21間長者社區中心合共1774名60歲或以上長者做視力篩查,發現有21%的長者視力低於正常水平,即香港平均每5名長者便有1人有低視力問題。篩查更發現視力水平有地區差別,屯門及元朗是重災區,分別高達40%及34%的長者屬低視力或視障。
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院副教授張銘恩今(17日)發表研究,發現長者最常見的視障依次序是屈光不正(45%)、白內障(36%)、黃斑病變(6%)及青光眼(2%)。當中以屯門區最多長者有視障,沙田區最輕微,僅得9%長者視力不正常。長者視力出現地區差別原因,相信與屯門區新移民較多,年長新移民健康知識水平較低有關;加上新界西聯網的白內障手術輪候時間長達27個月,是聯網之冠。
長者視力異常會增加跌倒風險,影響日常生活及自理能力。69歲的郭伯伯過去受多種眼疾困擾,30多年前已患1000多度近視,更出現視網膜脫落,10年後又患白內障,左眼要植入晶片,但右眼已報廢,一直只能靠單眼視力去生活。他近年更不幸患有青光眼,無法醫治,視力極度模糊,指平日只敢搭地鐵,擔心搭巴士或小巴時會看不清街景而不懂落車,連過馬路都擔心看不清車輛而發生意外。
張銘恩指出,長者深受不同眼疾困擾,但當中屈光不正及白內障是分別可以透過佩戴矯視眼鏡及手術改善,及早矯正視力可防止視力惡化。香港執業眼科視光師協會會長建議政府加強對視障長者的支援,包括資助進行視力檢查、放寬傷殘津貼至輕度至中度視障長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