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探射燈:歎平價海鰻 隨時中雪卡毒

    香港時間
    2017年10月19日(四) 05: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近日內地接二連三爆發進食海鰻後感染雪卡毒,本港業界亦擔心相關毒海鰻已攻港。
    1/7
    港人嗜食海鮮,當中海鰻屬常見食材,內地珠海市近日接二連三爆發食海鰻後中雪卡毒個案,中招者多達10人以上,大多出現腹痛、嘔吐等徵狀,有情況嚴重者更需在深切治療部留醫。香港業界人士懷疑,同一產地的鰻魚在香港市面亦有出售,醫生則指雪卡毒往往「中咗招自己都唔知」,且目前並無解藥,呼籲市民進食海魚時需多加留意。
    內地傳媒報道,廣東珠海市自9月起,陸續有10多人在食用野生海鰻後,出現上吐下瀉,經醫生診斷後,證實感染雪卡毒素。上月底,當地一名男子與家人進食從水產市場購入的海鰻後,旋即陸續出現腹痛、嘔吐等徵狀,一家6口全需送到醫院急救,其妻的情況較為嚴重,需在深切治療部留醫。珠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總監相信個案是偶發事件,但建議市民在吃野生深海魚時,最好吃兩公斤以下的魚類減低中毒風險。
    「喺香港都有機會買到。」香港海鮮聯合總會主席李彩華表示,曾聽聞有關消息,並估計有關海鰻來自西沙群島,而香港亦有來自同一產地的海鰻進口。事實上,今年上半年本港亦有至少3人感染雪卡毒素。
    香港魚類學會會長莊棣華指出,雪卡毒會在食物鏈累積,而屬裸胸鱔的海鰻為肉食性,故會從進食八爪魚等軟體生物時積聚較多毒素,雖然對魚類不會產生作用,「但係人食咗就會出事。」
    雪卡毒素比河豚毒素強100倍,毒素較高時,食用200克有毒魚肉即足以致命。據食物安全中心資料顯示,倘誤食含雪卡毒素的魚類,會感到口及四肢麻痺、嘔吐、腹瀉、眩暈,肚痛,以及關節和肌肉疼痛,如果毒素含量較高,則會影響循環系統及神經系統,嚴重者更有機會休克,甚至死亡。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陳竟明指,中雪卡毒後會影響神經系統,個別情況會出現面部抽搐,神經紊亂情況。
    除海鰻外,深受港人喜愛的金錢龍躉、老虎斑、老鼠斑、蘇眉及東星斑等聚居珊瑚礁覓食的海魚亦有機會帶毒,而曾「中招」的人士,會對雪卡毒素更加敏感,即使只攝入少量,亦會產生中毒反應。香港醫學會前會長謝鴻興更指,據他所知,目前雪卡毒並無解藥,只能針對病徵治療,待毒素隨時間排出體外。他又稱,一般人對此的警覺性較低,「病發都未必知」,屆時洗胃亦難起療效,建議市民不要進食體形較大的海魚。
    食物安全中心發言人指出,2016年該中心共抽取包括鰻魚在內的1600個魚類及其製品樣本作測試,當中除1個銀鱈魚扒及1個金目鯛樣本的汞含量超出法例標準、13個魚類及其製品樣本被驗出含獸藥殘餘外,其餘樣本全部通過檢測。發言人又指,該中心已公布相關結果,並作出跟進。
    -------------------------
    《骰寶坊》誠邀各地【賭王】【賭后】挑戰神人境界,每日更有百萬籌碼等你領取!
    立即免費下載,體驗《骰寶坊》最真實、刺激的多人在線骰寶遊戲!
    遊戲下載:https://goo.gl/j16mcF
    廣東珠海近日爆發多宗食用海鰻後感染雪卡毒的個案。
    專家指出愈大條的深海魚含雪卡毒毒素愈多。
    上月下旬,內地一家6口進食海鰻後,出現腹痛、嘔吐等症狀。
    何先生表示,知道較大條的海鰻有雪卡毒,故較少入貨。
    李彩華懷疑含有雪卡毒的海鰻來自西沙群島。
    生於深海的魚類,不少存有雪卡毒危機。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