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揭兒童津貼保障不足 非公屋戶壓力較大
香港貧窮人口再次上升,貧窮率高達19.9%,全港更有229,500名兒童生活在貧窮線下,兒童貧窮率達23%。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今年9月至11月向101個有兒童的在職貧窮家庭進行問卷調查,指大部分家庭反映低收入津貼力度不足,其包含的兒童津貼更難以幫助大部分貧窮兒童,再加上申請程序繁瑣,有諸多限制,不能保障貧窮家庭。
101個受訪家庭中,有60%是公屋住戶,40%為非公屋住戶,每月租金中位數為5000港元。有高達92.5%非公屋受訪者表示每月兒童津貼不足,比公屋住戶稍高。調查指,79%受訪家庭領取兒童津貼後會把津貼用在兒童學習上,以補習及興趣班居多,但有14.9%表示沒有把津貼用在與兒童有關的範疇中。社協指調查反映當局兒童津貼不足,更需針對租住私樓的低收入家庭,提供額外的津貼金額。
針對公屋與私樓的差異,調查更顯示非公屋受助家庭租金壓力大,有70.7%受訪的非公屋住戶需把津貼應付在沉重租金開支之中,如劏房、天台屋、工廠大廈等。
劉太一家四口以6100港元租住劏房,佔全家入息一大半。她表示,以往領過3期低收入津貼,但幫助不大,需用兒童津貼去支付租金,「小朋友冇錢補習,成績有影響」,情況如「拆東牆,補西牆。」她指丈夫早前身體出現問題,今年3月失業,靠打散工維生,沒有固定入息,故不能申請今期低津,對家庭生活構成沉重壓力。
就讀小六的馮同學在單親家庭中成長,一家三口靠媽媽的9000港元工資維生,2600港元的津貼額不足以支付她和姐姐的興趣班費用。陳太需撫養兩名特殊學習需要子女,津貼額不足以支援子女看醫生,冀獲醫療津貼幫助。
社協幹事施麗珊表示,津貼計劃其實對貧窮家庭有幫助,但力度不足,且申請程序複雜又需每半年找僱主簽署入息證明,令不少有需要家庭得不到幫助。社協建議當局簡化申請程序,放寬工時及工資限制,延長申領期至一年,並增加兒童津貼額等,助兒童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