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A1:中俄公司簽能源協議 美即爆油田賄案

2017112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前民政事務局局長兼前全國政協委員何志平因涉嫌跨國行賄,日前在美國被拘捕及起訴,震驚中港政商界,原來事件背後可能涉及中國、美國及俄羅斯三個大國之間的商業利益和政治角力。何志平的妻子台灣女星胡慧中在失聯多日後,昨日首次回應事件。她在香港時間周四(23日)中午,透過手機應用程式WhatsApp向《東方日報》記者轉發了多段傳媒報道及短片,內容大致指事件正值於中俄宣布加強能源合作時發生,在兩國能源公司簽訂巨額合作協議後公布,令人質疑美國當局的行動「背後具有深層的國際政治原因」。
胡慧中轉發給本報記者的報道,引述了「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下稱:華信)日前就事件發出的聲明,聲明強調該公司在烏干達沒有任何投資活動,該公司在乍得的項目,亦純屬對「台灣中油」進行的財務性投資,不涉及與乍得方面的利益關係;至於何志平擔任常務副主席兼執行委員會秘書長的「香港中華能源基金會」,華信澄清基金會沒有參與該公司的商業活動,兩者亦沒有商業委託授權的關係。
報道之後再引述不具名的華信高層,指俄羅斯最大油企、「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Rosneft)的董事會,日前剛宣布與華信簽署石油供應協議,將從二○一八年一月一日起,向中國供應最多達六千零八十萬噸原油,為期五年。該名高層質疑,美國有關當局在此關鍵時刻公布何志平被捕的消息,可能對中俄深入能源合作和戰略關係具有重要影響,「這不是偶發的,背後具有深層的國際政治原因」。
不過,胡慧中僅向記者轉發了有關報道,沒有加以評論,也未有回應記者的其他提問,包括她是否身在美國、其丈夫的最新情況等。
根據外媒報道,華信剛於本周一(20日)、即何志平被捕消息公布的同日較早時間,與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達成協議,華信將於二○一八年至二○二三年入口近六萬一千噸原油。外媒續指,協議涵蓋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原油開採及生產項目,華信預料今年可透過「東西伯利亞至太平洋」石油管道,獲得高達一千萬噸的原油。至於明年一月供應予華信的原油當中,有二十萬噸來自遠東供應,另有二十萬噸由庫頁島供應,其餘由烏拉爾地區補足。
英國《金融時報》分析指,協議對中俄均是雙贏。俄羅斯透過增加對中國的原油出口,打進中國的戰略市場,繼續成為中國原油供應的第一大國,並可減少歐盟及美國的制裁影響。協議亦加強華信的石油貿易商地位,華信有能力每日供應二十四萬桶原油。協議全面生效後,華信更有望取代荷蘭公司托克,成為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的最大貿易商。
除了原油貿易合作,華信今年九月亦與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達成協議,華信將於明年收購對方逾一成四股權,作價達九十一億美元(約七百一十億港元),雙方將研究零售及石化生產等共同項目。
美國司法部、聯邦調查局等四大執法部門,於美國時間本周一公布,正聯手調查一宗橫跨香港、紐約和多個非洲國家的賄賂案,並已於上周六及周日,在紐約先後拘捕了何志平及塞內加爾前外長加迪奧。其中何被控以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為運作基地,聯同加迪奧代表一間中資能源公司,以合共二百九十萬美元(約二千二百六十萬港元),賄賂乍德與烏干達的政要,以求打開當地市場。何現正還押候審,面臨最高監禁二十年的刑罰。
更多新聞,請瀏覽東方日報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