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ID不含電子證書 資科辦另推數碼個人身分
2017112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智能身份證用途廣泛,包括可以在圖書館的自助借書機自行借書。(資料圖片)
現時的智能身份證,在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統籌的「多用途智能身份證計劃」下,持證人可選用各項非入境事務用途,包括個人電子證書、圖書證服務及電子健康記錄互通系統和醫健通服務。保安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指,有見讀取身份證晶片上的電子證書用作非入境事務用途,存在使用個人電腦和讀卡器的局限,未能配合科技發展趨勢及迎合市民使用流動電話和器材的習慣,資科辦不會為新證提供儲存電子證書的功能讓持證人選用,而會另行推展不需使用身份證的「數碼個人身分」,以推動智慧城市發展。
文件續指,現時智能身份證的晶片,為上述計劃設了「卡面資料分區」,儲存身份證號碼、英文姓名、中文姓名、出生日期及簽發日期5項資料,並與儲存只有入境處可存取資料的「入境事務分區」分開。
資科辦經徵詢後,建議應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和食物及衞生局提議,在「卡面資料分區」額外加入數碼照片及性別資料。其中財庫局建議加入數碼照片,是冀預留彈性,讓金融機構自行評估成本效益並考慮更廣泛使用科技,以提供安全及高效服務,如銀行可運用容貌辨識方案,核實客戶的身份證是否真確及是否持證者本人;食衞局建議加入性別資料,則可免卻醫護專業人員人手輸入,令使用電子健康記錄互通系統及醫健通服務更便利、減低輸入錯誤及提高效率。
當局指,要引入任何全新非入境事務用途,政府需先諮詢相關立法會事務委員會,並按情況考慮立法,因此入境處加入上述兩項卡面資料的同時,會封鎖取覽權限直至有關方面適當諮詢相關委員會後,再由資科辦發放取覽上述資料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