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Like HK努力有明天 徵勵志故事傳正能量
2017113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We Like HK」舉辦「努力有明天」勵志感人故事徵集比賽,參賽者分享的故事以生命影響生命,為香港社會帶來正能量。
每個人都曾經歷困難,有人選擇勇敢面對,最終取得成功。為向市民發放正能量、傳遞快樂,有平台舉辦「努力有明天」勵志感人故事徵集比賽,收集並分享個人或企業的奮鬥故事,當中有人堅持發揚傳統工藝,亦有殘疾人士克服身體缺陷,積極做義工燃亮生命。比賽日前舉辦頒獎典禮,頒發9個不同獎項,主辦單位希望參賽者分享的故事能以生命影響生命,為香港社會帶來正能量。
由商界和專業人士於去年合作發起的分享平台「We Like HK」,旨在鼓勵全港市民發掘及分享身邊的美好事物,共同感受香港迷人之處。適逢今年是香港回歸20周年,平台特意舉辦「努力有明天」比賽,邀請市民分享個人或企業的奮鬥勵志故事。活動共收到超過150個具代表性的故事,並於較早前挑選共20個故事拍成短片,包括個人組及企業組各10個,透過公眾和評委投票,選出最後8個得獎故事及一個至尊大獎,展現出港人永不言敗精神。
大會日前更舉行頒獎典禮,邀請到一眾政商界人士及影視藝人擔任頒獎嘉賓。有份出席活動的政務司司長張建宗,稱讚活動非常有意義,傳承香港精神,為香港發放正能量,又希望年輕人可以從這些故事中獲得啟發,受到鼓舞。
比賽獎項分成個人組及企業組,個人組方面,最感人故事獎由「半邊人」鄧英蘭奪得;最勵志個人故事獎,則由遇車禍導致下半身癱瘓的香港攀登名將黎志偉,及因中風導致左邊身體癱瘓的乒乓球運動員李銘業奪得。另外,最具毅力個人故事獎及最關懷社會個人故事獎的得獎者,則分別是蒙嘉模及林亮。
長衫師傅蒙嘉模10歲時成為學徒,從此便與長衫結下不解緣,「普通學師只係3年,但我就學咗9年,所以我就堅持要做得比人好!」蒙師傅19歲時自立門戶,開店替人造衫,更試過連續工作20小時,「做到攰就瞓喺地下,試過有人以為我暈低咗,送我去醫院。」
有感於長衫的流行程度大不如前,蒙師傅於是開設裁剪學校,希望能教曉更多人,讓這種傳統工藝能夠繼續流傳下去,雖然已屆80多歲高齡,但他仍堅持繼續教下去,「如果消失咗會好可惜!」對於獲獎,他則表示非常榮幸及開心,又期望東方服飾會再次成為主流。
企業組方面,則設有最具企業責任奬、最突破創新企業獎、最奮鬥成功企業獎、及最具社會貢獻獎,分別由博雅思教育中心、培力控股有限公司、楊氏水產有限公司及香港自閉症聯盟獲得。而「努力有明天」至尊大獎的得主,則是培力控股有限公司。
培力控股有限公司一直推動中藥現代化,「以前睇完中醫,要將中藥拎返屋企煲,好唔方便,要令中醫流行,一定要改變呢個步驟。」該公司主席陳宇齡自10多年前開始,研究把中藥材製成水溶夥粒,惟過程絕非一帆風順,最初只能成功研製出20種藥材的水溶夥粒,中醫難以採用,「試過每個月銷售額只有萬五蚊,當時就幾乎耗盡所有積蓄。」
惟堅持總會有成果,公司開業9年後,終於做到收支平衡,其後的生意增長更十分快速,更成功上市。該公司現時已成功把700多款藥材製成水溶夥粒。陳坦言,將中醫藥現代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公司的研究,已令更多人對中醫藥改觀,令他及員工十分鼓舞,「呢點仲緊要過賺錢。」
「We Like HK」成立董事葉慶寧指,大會收到的參賽作品來自社會不同階層,反映活動非常受歡迎;他又表示,本港社會近年雖然經歷跌盪,影響民生甚至部分行業的生計,但社會各界,包括商界、零售業、旅遊業及餐飲業等,無不迎難而上,去年更自發籌組「We Like HK」,舉辦不同活動,旨在帶旺本港經濟及宣揚本港好客的正面形象,「多得社會各界團結,同今次活動名一樣『努力有明天』,現時各行各業同社會氣氛都好咗好多。」
擔任頒獎嘉賓的「We Like HK」委員郭少明指,每條參賽短片的主人翁都充分表現出「努力有明天」的精神,不論他們遇到的是身體、生活或事業上的難關他們都無所畏懼,克服困難,最終走上成功的道路,故令他非常感動。負責贊助獎品的香港陀飛輪品牌萬希泉創辦人沈慧林則指,每位得獎者的故事都非常獨特,並代表着鍥而不捨的香港精神,和品牌的價值觀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