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筆撥款混亂 帳委會促社福機構披露高層薪酬

2018050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帳委會不滿社署未能有效監察整筆撥款機構表現。(胡家豪攝)
審計署去年10月發表報告揭示社會福利署的整筆撥款政策管理混亂,在2016至2017年度向165間機構發放了125億元的整筆撥款津助,惟部分機構無遵從社署發出的指引,並連年虧損,人力資源方面更出現「肥上瘦下」情況,千瘡百孔。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帳委會)今日(2日)發表報告,對有關情況表示極度關注和不滿,並提出改善有關機構儲備運用,以及要求披露高層人員薪酬以提高透明度和問責性等多項建議。
帳委會主席石禮謙表示,部分獲津助機構持續錄得整筆撥款營運虧損,認為社署應主動留意有關機構的財政平衡問題,促社署確保機構在虧損情況下不影響其服務質素。至於機構披露最高級三層人員的薪酬方面,石批評社署在處理其中一項豁免「50%收入門檻」的計算問題時態度散漫,由2003年行政署發《通函》要求披露最高級三層人員薪酬,至今仍未獲正面處理,令只有少數機構須披露相關資料。
帳委會報告亦提出監察有關機構於服務質素,以及企業管治及管理方面的不足,強烈促請社署密切監察服務表現持續欠佳的機構,如制訂服務成效標準的時間表,以及積極帶頭解決機構員工流失問題,定期整理機構提供的相關數據,檢討員工的薪金架構和薪級表等。此外,社署亦需要制訂政策引入具足夠管理經驗的人士投身社福機構。
報告又提到,上次檢討整筆撥款津助制度是2008年,至今已10年,故進進一步檢討制度的未來路向,並在檢討時讓不同持份者參與、整理如何改善服務質素、檢討帳委會和審計署的審查結果和建議等。
帳委會隨後舉行記者會,被問及既然整筆撥款制度千瘡百孔,是否應該直接取消,但帳委會一致認為整筆撥款原意是好,能讓有關機構有更大彈性,問題在於社署監察能力弱,批評社署「未做到要做嘅工作」。至於被詬病多年的「肥上瘦下」問題,帳委會成員林卓廷表示,部分大型社福機構因涉及多個範疇工作,從社署取得的資助僅佔整個機構的一小部分,從中避開「50%收入門檻」的要求而拒絕披露高層薪酬,令社會無法監察「肥上」問題,至於「瘦下」則可從極高員工流失率中推算得知,認為社署應正視有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