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先鋒:朽木重生 懷緬昔日藍屋生活

2018052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藍屋民生木行」伴隨着展覽而「開張」,不少街坊路過都進入一探究竟。
圈圈年輪,記載木料的年歲;而將每吋木材善用,好比尊重昔日歷史,刻畫上新的紋路、新的意義。歷史悠久的灣仔藍屋復修期間,意義深遠的朽木剩下,但經由一班巧手木匠琢磨,卻成為一件件承載往日記憶的木具和木器。有木匠老師傅先打趣笑指「自己專鬥下欄嘢」,將木碎盡用,然後娓娓道來,希望舊街坊可睹物思人,又向年輕人寄寓應珍惜一切資源,用心良苦。
「呢塊木將近百年歷史,如果造成鐘應該會幾啱;買嚿木返嚟,擺擺吓可能唔知去咗邊,但鐘你會一直用緊佢。」負責分料,將好木交予其他木匠手中的林池師傅,笑指把俗稱「下欄嘢」的木碎都留給自己,但他的一雙巧手,卻能精準凸顯朽木的獨特之處,正如將眼前一塊「崩咗一角」的木塊,切成一小塊,再將木上兩道深深的木痕置前,作為鐘面,令木鐘增添幾分韻味,更呼應鐘後所承載的舊日時分。
經過歲月洗禮,以往用作橫樑的木材,即使滿布釘孔、罅縫銹漬斑斑,在林池眼中,卻成為一塊塊瑰寶,塑造成別樹一幟的木盒,「本身塊木有油漆,我刨咗佢,呈現番木嘅原色,啲釘好深、生銹,先會形成咁嘅效果。」他又將印有藍綠油漆的木材稍作拼砌成陳列架,線條利落。製品工整與否,他倒是看得很輕,反而更在乎能否呈現木的真貌,與木「聯絡感情」,「每條木都有佢嘅木紋,唔一定要買木返嚟裁,始終我哋消耗得太多,用唔切。」
同樣惜木的郭世敏師傅,為重現以往呈「十字海棠紋」的藍屋地磚,採用很花工夫的「榫卯」技法,接合多個木件,甚至畫圖上「彎位貼彎位、線密密麻麻」,用盡每一分切割出來,成為一精緻的燈罩,並寄託「十字即路路暢通、海棠花象徵富貴」的文化含義。他認為,只要木不腐爛,仍可作不同的嘗試,不斷延續其壽命。
「木如果方正,比較容易去畫線,但以前啲木有不規則形狀,甚至橫樑木係斜嘅。」老師傅的惜木之情,潛移默化間亦感染年輕一輩,翁泳恩製作的木櫈,就盡量保留舊木原來最美的裝飾──紋理,她坦言過程中苦了自己,每遇上木裏的釘,便需更花力氣,更弄鈍了工具。但當看到製成品留有簡潔卻饒有意義的痕迹,頓覺一切辛苦也值得。
伴隨展覽而「開張」的「藍屋民生木行」,成了聚集區內街坊的平台。香港故事館策展人蔡鈺娟褒揚各木匠饒有趣味的創作,她籲市民趁着下月一日展覽完結前,到此一遊,一起回味藍屋舊日情懷,分享民間故事。
-----------------------
《骰寶坊》誠邀各地【賭王】【賭后】挑戰神人境界,每日更有百萬籌碼等你領取!
立即免費下載,體驗《骰寶坊》最真實、刺激的多人在線骰寶遊戲!
遊戲下載:https://goo.gl/j16m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