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排水實時監測器 井蓋當天線監測水位防洪

2018062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新感應器會安裝於九龍灣區100多個沙井作測試。(蕭毅攝)
香港地下渠道存在多種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硫及沼氣等,部分氣體無色無味,對前線人員的安全帶來威脅。此外,颱風來襲時,渠道阻塞更隨時造成大面積水浸。香港中文大學研發出全球首個大規模地區無線排水實時監測實驗系統,實時監測地下渠務管道狀態。團隊去年8月起與渠務署合作,於九龍灣區100多個沙井進行實地測試論證,監察人員透過網頁及手機應用程式,長期實時監測沙井內水位及氣體變化,預防災害發生。
中大電子工程學系兼射頻輻射研究實驗室主任吳克利教授的研究團隊,獲創新科技署全數資助840萬港元經費,花兩年時間研發監察系統。吳指出,香港沙井蓋均為鐵製,厚10至14厘米,傳統感應器無法傳送訊息到地面,新感應器採用低頻通信,用有效的天線設計,「井蓋當天線,是很創新的概念。」該設計能有效將數據透過無線網絡傳送至位於大廈天台的基站,每個基站能接收1公里半徑範圍內的數據。
中大電子工程學系副研究員韋大成表示,感應器安裝十分簡單,每個裝置可配備5個不同的傳感器,分別監察硫化氫、二氧化硫、甲烷、水位變化及沙井蓋開閉情況,透過實時變化分析污水流向等。他指現時九龍灣區100多個傳感器有6成為雨水渠,4成為污水渠,團隊於美羅中心及德瑞樓安裝基站以接收數據,未來希望把實驗延伸至油尖旺區。
除渠務外,團隊指研究亦能應用在水務署供水系統之中,研究更獲「Hong Kong Smart City Summit Cum Smart City Awards2018」。由於現時感應器及電池壽命僅1至2年,團隊未來會改良延長電池壽命,並減低腐蝕氣體對感應器影響,盼能大規模在香港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