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借貸存漏洞 22歲女遭冒身份借8.2萬反遭東亞追還錢
2018072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May哭訴受騙經過。(吳艷玲攝)
借錢當然要還,但無借錢又如何還錢?有政黨本月初接獲一宗「冒認身份以App借貸及電話訛騙」的雙重詐騙案投訴。一名女事主疑遭人冒認身份,透過手機App向東亞銀行申請借貸,成功獲批8.2萬港元貸款。待貸款存至她戶口後,騙徒致電她訛稱該筆款項是他入錯數,要求她交還8.2萬港元,她不虞有詐而上當,現更面對銀行追還貸款,有立法會議員批評以App快速借貸存保安漏洞,促當局正視情況。
22歲事主May(化名)在記者會上哭訴受騙經過,指今年4月10日接獲一名自稱日本公司代表的男子Henry的來電,指其公司有職員錯將8.2萬港元轉帳到她名下戶口。她檢查戶口發現確有一筆不屬於她的8.2萬港元,不虞有詐下,相約了Henry將款項歸還。
但數天後她突收到東亞銀行方面的「貸款申請獲批通知書」,指她早前申請借款15萬港元,其後獲批出8.2萬貸款及已存至其戶口,但她從未申請貸款,故隨即告知銀行事件,懷疑有人冒認她身份借貸,但銀行以個人私隱為由不肯提供借貸錄音、簽名式樣、電話號碼及其他資料紀錄作對證。
她遂於4月16日報警求助,但銀行依舊拒絕提供資料,她得知案件由荃灣警方調查,故多次查詢進度,卻不獲回覆,銀行則要求她再到警署錄取口供,否則要還錢,她見警方調查2個月後仍無具體行動,至6月13日再錄口供,並向警方提到自己年初曾於網上申請信用卡「WeWa卡」,期間曾填寫個人資料,但最後因她沒提供糧單和工作紀錄,故申請未獲批,她指當時錄取口供的警員卻質疑事主隱瞞內情及涉及案件。
後來銀行派出追數公司上門追數,令她的父母受滋擾,直至本月11日,她受壓下被迫償還首兩期款項,其後再到銀行分行與職員商討,職員卻稱警方正調查事件,不會透露有關資料,又強調銀行無責任處理,但事主則有責任還款。
協助事主的立法會議員尹兆堅曾調查環聯信貸公司申請報告,發現由今年3月至4月,有多筆以事主名義向銀行及財務公司的借貸申請,而報告所列的個人資料中,亦出現一些不屬事主的登記電話及地址。
尹指出,事件極可能涉及詐騙,但銀行及警方多月來的消極處理態度,令事件難水落石出,批評現時流行的以App快速借錢方式存在漏洞,要求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和金融管理局立即審視相關情況。
東亞銀行回應指,有關貸款已存入該名女士的指定戶口,其後她報稱未有申請有關貸款,該行一直與她保持聯絡跟進。東亞聲稱,早前向事主發出追款通知為逾期還款的一般程序,僅透過職員提醒她還款,一直沒有將個案交予收帳公司處理,該行會配合警方提交所需資料。
警方表示,案件列「求警調查」,由荃灣警區刑事調查隊第四隊跟進,暫未有人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