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講師拒沉悶教學 一秒粉碎物品實驗增學習興趣

2018090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陳鈞傑示範將鮮花放進液化氮。(受訪者提供)
化學源自生活,單靠死背並不能全面理解。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講師陳鈞傑設立生動嶄新的化學教程,透過互動實驗,解釋生活中的化學,例如利用液態氮一秒粉碎鮮花及玩具小黃鴨,甚至研究如何製作假雞蛋等,從而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他的新穎教學方法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肯定,獲頒今年度教資會傑出教學獎。
33歲的「八十後」陳鈞傑,2014年開始執教鞭,於科大擔任化學系講師,或因自己也屬於年輕人,所以更能了解年輕人想法,「太悶的化學原理會好難明。」為更融會貫通地講解化學原理,於是他的第一堂課,就設計一個精彩的實驗「令學生醒醒神」。他將玩具小黃鴨放進裝滿液態氮的容器内,小黃鴨剛碰到液化氮後立即粉碎。原來是液態氮的特性極低溫,被液態氮凍結過後,小黃鴨結構瞬間被破壞,變成吹彈可破。
陳也曾示範將鮮花放進液化氮後,拿出來可直接捏成碎片;亦因有報道指内地發現假雞蛋,從而啟發他與學生一同研究如何製作假雞蛋。他也會利用課餘時間,讓學生擔任小化學老師,為中小學生們上化學課。陳認爲,化學需要靠明白與理解,而實驗是學習化學重要一環,透過多種互動實驗,可有效提升學習興趣,產生奇妙的「化學作用」。
教資會本年度共頒發3個傑出教學獎,除陳外,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化學系助理教授姜鍾赫、香港理工大學領袖與個人發展團隊也獲此殊榮。其中身兼歷史學家的姜,透過讓學生觀看歷史電影,帶學生走出課室重臨歷史遺址,以新穎教學法打破「歷史都是沉悶」的固有形象,讓學生看見歷史、了解歷史;而由理大協理副校長石丹理領導的團隊,則以體驗式教學法,培養學生必須的個人及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