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襲港:鯉魚門商戶與舖共存亡 義工團助大澳老弱避災

2018091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有鯉魚門商戶加堆沙包後明言要與店舖共存亡。
大澳及鯉魚門海傍道成為本港史上首個因打風需要疏散撤離的地點,惟商戶及居民對離開家園各有不同意向。有商戶揚言會與店舖共存亡;有大澳居民則擔心其棚屋不勝風力,會扶老攜幼撤到臨時庇護中心暫避,大澳鄉事委員會主席劉焯榮指,三號強風信號生效時,會安排旅遊巴協助居民撤走至梅窩或東涌。撤離取態不一,惟不少居民批評港府過去防水浸措施無針對源頭,致令居民嚴重損失,更說︰「都唔知(政府)點諗嘢嘅。」
面對「山竹」來襲,不少大澳及鯉魚門的店舖及民居前後堆滿沙包,窗戶釘上木板,又將電器、食物等搬上高處。兩個地點昨唯一與過去打風時的不同之處是大批政府人員現身,例如消防處、民政事務總署及警方到場派發傳單,呼籲做好防風措施,並告知臨時庇護中心開放供居民入住避風。
在鯉魚門開店五十多年的銀龍咖啡茶座店東主李女士說,上次天鴿吹襲損毀數部雪櫃,損失慘重,今次為防潮水高漲及海水倒灌,她昨停業將店內貴重電器及物件墊高,在店舖前後堆滿沙包防水,強調與店舖共存亡,與家人留守到最後。
居住在水上棚屋的大澳居民馮女士一家四代居於大澳,已準備在打風前帶一百零二歲奶奶及未足一歲的孫女到庇護中心或親友家暫住。為協助大澳長者撤離,有原居民組織一百名義工今協助長者抬高傢俬。
渠務署香港及離島渠務部總工程師葉偉民指,已經在永安街及太平街河堤安裝長三百卅米的擋水板,主水平基準可達三點八米,減低水浸機會,吉慶街及大澳以北則未能納入保護範圍以內。雖然官員聲言防水浸設施有效,惟有居民不同意。鯉魚門馬環村居民陳先生指,當局早前在路邊加建擋水板,並不能擋住海水,去年天鴿襲港,陳的屋頂飛脫,全屋電器傢俬報銷,認為應在海邊興建堤岸或擋水設施才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