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社會不了解侏儒症 患者:曾被歧視叫咕嚕

2018121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有研究發現大眾對矮小症了解不足。左起:邱勇、朱崇文及鍾愛寶。(黃偉邦攝)
俗稱「侏儒症」的矮小症,泛指因身體或基因狀況而導致成人身高不高於147厘米。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獲平等機會委員會資助,於去年11月至今年7月進行矮小症生活研究,與6名患者及4名患者家屬深度訪談,並訪問523名市民,發現大眾對矮小症了解不足,社會有歧視情況,現時的無障礙設施更無照顧到矮小症患者,令他們生活充滿不便。
調查指出,逾80%受訪者認為自己對矮小症認識不足,僅26.8%人知道矮小症是殘疾人士,更有60%人認同矮小症患者在香港深受歧視,多於20%認為歧視十分嚴重。該系副教授邱勇指,侏儒及小矮人在一些遊戲及童話故事中被塑造成火爆、笨拙及脾氣差的形象,「好似白雪公主啲小矮人咁,畀人以為矮小症患者比較笨拙」,令社會產生歧視。他建議政府增加教育,參照其他國家修改建築指引,並要求媒體創作有關小矮人題材時,應徵詢患者意見。
邱續稱,不少矮小症患者反映購物或去圖書館時,無法拿取較高的貨物及書本,更幾乎無法試用櫃員機等;屋宇署雖有無障礙設施設計指引,惟只考慮輪椅、視障或聽障人士,明顯較其他國家落後,甚至比斯里蘭卡等發展中國家更差。
平機會政策、研究及培訓科總監朱崇文表示,根據反歧視條例,若有建築設施是殘疾人士無法使用,即構成間接歧視,惟條例同樣豁免有改建困難的建築。該會一年接獲5至600宗殘疾人士投訴個案中,有近30%均與無法使用建築物通道有關,他承認該會在執行條例上有困難,要審視每宗個案,建議政府應修改建築物設計手冊,從源頭解決問題。
37歲的矮小症患者鍾愛寶,進行過肢體延長手術後仍只有133厘米高,她指社會對矮小症照顧不足,如銀行櫃枱設得非常高;又稱求學時曾被導師歧視,「吓你咁矮點做實習?」對香港的歧視情況感失望。她形容,「畀人叫小矮人已經唔叫難聽,曾經有人叫我魔戒個隻咕嚕」,希望大眾能加強對矮小症認識,減少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