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協撐ETV有價值成效 調查另揭38%老師鮮有使用

2019051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審計署報告批評港台製作的教育電視成本過高,但收看率低。
審計署去年底在報告中批評香港電台為教育局製作的教育電視節目及視像資源成本過高、收看率又低,更引發坊間批評內容過時、與社會脫節。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近日進行有關教育電視(ETV)的調查,反駁指普遍小學教師仍有使用ETV輔助教學,並且認同其教學價值及成效。
教協今年1月至2月期間,以問卷訪問了656名小學教師,當中近95%指有在正式課堂上使用ETV輔助教學,88%受訪教師就指會在正式課堂外,例如課後輔導、家課自習等使用ETV。95%受訪教師同意保留ETV,超過90%認同ETV對學生有正面幫助,能提供有用學與教資訊。
不過,調查亦發現,有約38%受訪教師稱甚少或從不在課堂上使用ETV教學,當中83%教師指是因課時不足,33%人認為選擇不多,亦分別有約30%人認為節目內容不切合課程或教學需要,以及有其他更佳的視像教材等。
教協理事、小學教師羅英翔指,平日教授中文科及常識科時均會用到ETV輔助,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不過,他提到部分節目內容多年來未有更新,與時下情況脫節,例如常識科講解濫藥問題的影片,現時仍沿用10年前的數字;而介紹香港基建的節目,仍停留在港珠澳大橋施工階段,老師需自行補充資料。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認同,ETV節目內容有必要定時更新,與時並進。對於部分教師批評ETV節目內容不切合教學需要,他相信是因節目質素參差,「有啲做得好出色,有啲就比較悶」。他又指,ETV製作成本高昂是當局需要處理的問題,應設法降低,認為開放外判製作是可探討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