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公院專科排期慢 眼疾基層憂變盲

2019101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眼科專科門診輪候情況嚴峻,穩定新症輪候期可達3年。
眼疾成為社會人口老化的一大隱憂,但公營醫院眼科新症輪候期最長達3年。有年近六旬女士患有血管腫瘤,左眼視野減半,即使跨區求診,等年半仍無音信;九龍中聯網屬重災區,近70歲退休長者患白內障要輪候2年,7歲兒童視網膜不平亦要等1年才可見醫生。眼科專科醫生擔心輪候期長致病情惡化,關注團體批評政府對問題久無良策,促大力發展基層醫療。
「因為睇唔到,試過錯手斬咗落隻手到。」年近六旬的蘇銀崧在2、3年前發現左眼有血管腫瘤,現時已脹大如波子大小,她在廚房工作,左眼一半以上被腫瘤掩蓋,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因生活拮据,居於深水埗的她未有考慮到私家醫院做手術,惟被評估為非緊急個案,「問過廣華(醫院)、明愛(醫院)都差唔多要等3年,所以我專登跨區去等。」她輪候香港仔葛量洪醫院已1年半,卻只獲通知下年11月才可見醫生。
眼科專科門診輪候情況嚴峻,葛量洪醫院所屬的港島西聯網已是全港輪候時間最快,最長亦要等上63周。九龍東聯網則為重災區,最長需輪候157周,超過3年;其次為九龍中,穩定新症的輪候時間中位數長達111周,即2年。
年近70歲的黎先生確診患上白內障,居於黃大仙的他曾向公立醫院求醫,但獲回覆最快亦要等兩年後。葉先生的7歲兒子同在輪候九龍城區香港眼科醫院,其子因視網膜不平,影響學習,但需等候1年才可見醫生。
香港眼科醫學院前院長周伯展表示,等候時間長對病人狀況並不理想。「如果個瘤喺眼內出血,會有失明風險。」對於年長人士有白內障與幼童患有視網膜不平,周指延誤治療或會令前者會引起併發症,如青光眼及虹膜炎;後者亦恐導致永久性低視力。他續指眼疾如黃斑病,若錯過了數星期的黃金治療期便可致永久失明。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政府應在預防、醫院措施與人手各方面配合來化解危機,如加設周末的應診服務,又應大力發展基層醫療。
醫管局回覆,近年已推行一系列措施紓緩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局方亦透過撥款給聯網推行管理專科門診診所輪候時間的計劃,處理個別聯網及專科的服務輪候時間問題,亦獲政府撥款100億港元成立公私營協作基金,並利用其投資回報發展新的臨床公私營協作計劃。
-----------------------
《骰寶坊》誠邀各地【賭王】【賭后】挑戰神人境界,每日更有百萬籌碼等你領取!
立即免費下載,體驗《骰寶坊》最真實、刺激的多人在線骰寶遊戲!
遊戲下載:https://goo.gl/i2t1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