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東:抑鬱者中風危機增近倍 專家:情緒好心臟好

2019101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徐健霖指,長期情緒太激動、緊張、心情太鬱結等,有機會引發心血管病。(戴碧怡 攝)
人體若長期受到情緒太激動、緊張、心情太鬱結等困擾,有機會引發心血管病。心臟科專科醫生指出,相關病種中,抑鬱與心臟病的關係最強,研究發現,患上抑鬱會令中風風險增加近一倍;而已確診心臟病的患者,如再受到情緒困擾,心臟病復發風險更會增加兩倍。醫生解釋,情緒差可影響生理及改變生活模式,有人為了減壓又煙又酒,卻反增患上心血管病的風險。
情緒問題可直接或間接影響心臟血管健康。香港心臟專科學院會董、心臟科專科醫生徐健霖表示,情緒波動直接影響血管內壁功能,令血管收縮、血小板出現問題或積聚脂肪,引發栓塞。另亦會因為長期受情緒困擾,個人生活習慣有不良變化,例如吸煙、酗酒、暴飲暴食,再加上因缺乏動力而減少運動量,長此下去各種危險因素如高血壓、膽固醇水平都控制不當,便容易誘發心血管病,而且年紀愈大,風險愈高。
徐健霖說,心臟病有機會復發,不少曾病發的患者是因憂慮再復發。他舉例,有不少病人只要感到輕微肌肉痛、頭暈,便擔心再病發而求醫,診斷後確定並非心臟病復發。他又稱,約有三分之二中風病人受病情影響,不能恢復日常生活或工作,亦會產生情緒問題,其後又增加再中風或心臟病發的風險。徐指,病患每次病發,其心臟肌肉和血管都會進一步受損,繼而增加死亡風險。
心臟病與情緒病的症狀有時非常相似,徐健霖說,胸口痛是心臟病症狀,也是焦慮的症狀之一,醫生會觀察病人運動和靜止時的痛楚異同,典型心血管問題引起的胸口痛,會在運動期間體內供血需求增大而產生痛楚,這時若停止運動,疼痛便會放緩;若患者不論運動或靜止,胸口均有痛楚,則較大機會是情緒問題引致。醫生會再使用運動心電圖等測試,觀察心血管狀態,進一步判斷胸口痛因何引起,對症下藥。
不論有沒有心臟病,專家呼籲人們都要尋找合適自己的減壓方法,例如聽歌、閱讀。若曾病發或已確診有心臟病患者,求醫後可參與復康或運動訓練,重新鍛練體能。運動亦有助調節壓力賀爾蒙,對心血管正面作用且有益健康。此外飲食宜清淡,嚴控膽固醇,確保有充足睡眠均是健康之道。遇到有爭議的問題,要心平氣和,避免爭拗,以免牽動情緒,損及心血管健康。
※有你最關心的醫健資訊,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