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憑試歷史科開考 考生憂DQ試題避答中港題目

2021050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黎同學指會避免寫當局認為有矛盾論點。(李浮南攝)
去年中學文憑試(DSE)歷史科,問及考生是否同意「在1900至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引起軒然大波,題目終被取消。今年DSE歷史科今日(6日)開考,今年考生需於4條試題中選答3條,當中亦有試題考及關於中國發展,包括20世紀上半葉香港、20世紀下半葉中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其和平協議,以及冷戰期間的美蘇關係。
考生黎同學表示卷一沒有選答試題一,即關於香港的題目,她解釋是因為對本港經濟發展不太熟悉,相反因昨晚(5日)重溫有關中國課題,印象比較深刻。她指,有擔心會發生去年取消試題事件,故審題時會更加小心,避免寫當局會認為有矛盾的論點,「書寫咩我就寫咩」。她又指,卷二選答時則主動避開香港及中國的題目,「都比較驚佢一DQ咗就好大影響」。
卷一試題一資料A是一幅香港1910年代香港永安公司海報;資料B是兩段取自歷史書的引文,關於20世紀初,以至1941年香港的銀行業及電影業發展。考生需回答20世紀初香港經濟特色,以及推論1930年代香港與內地關係等問題。試題二的資料C分別提供1950年代天津企業掛牌儀式相片及1991年深圳證券交易所開幕禮相片,資料D為深圳市副市長李傳芳專訪內容。考生需回答1950年代及1990年代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主要特色,以及從資料D推論1980年代深圳經濟發展兩項特徵。
卷二選答題方面,考生需於7題內選答兩題,試題一要考生分析1971至97年間香港在亞太地區擔當的社會、經濟及文化特色。試題二則評估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在1911至37年間中國現代化上的意義。其餘試題則關於日本軍國主義興起、國際聯盟、20世紀世界歷史轉捩點等。
卷一試題一分題c要求考生就反映1900至1941年香港經濟發展,解釋資料A及B有多大用處。教協理事、歷史科教師張往指該題目的提答方式「奇怪」,歷屆試題未用過「有多大用處」,只會在初中教學上及舊制公開試會使用到。他又指,卷一的評論題及爭議題大幅減少,以往分題c都會考驗學生高階能力,但今年只有一至兩題做到。
另外,他指部分資料較簡單,例如資料C只有兩張相,沒有進一步訊息,限制考驗考生高低能力,認為當局可能考慮到疫情關於故調低難度,亦可能是避免爭議題目。他又指,有部分題目有「翻炒」情況出現,例如卷二第2題與2012年歷史科其中一條題目非常相似,認為整體試題有不足。他指,試卷出題方式會令前線教師的教學有所改變,認為今年的試卷違背歷史科初衷,重申歷史科並非要求學生純粹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