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東:中藥補身 注意氣溫 改善鼻敏感

2021092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過敏性鼻炎可能比較陌生,但提到鼻敏感,相信不少人都會有切身體會,過敏性鼻炎即俗稱的鼻敏感,是耳鼻喉科常見病。根據世界衞生組織調查,超過20%人患有鼻敏感,在國外可因季節性花粉或乾草而誘發過敏現象;香港則因空氣污染、室內外溫差大、蟎、黴菌、貓狗毛佔絕大多數,因此本港過敏性鼻炎患者多為全年發作。有中醫師建議,以「扶正驅邪」方法改善鼻炎,配以飲食調節、天灸作預防療法,提升免疫力。
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師李文鶴指,過敏性鼻炎以鼻癢、打噴嚏、流清涕、鼻塞四大症狀為主要病癥,部分患者會伴有眼結膜、外耳道發癢、咽癢,特點是突然和反覆發作,徵狀通常是早、晚陽氣較弱的時候加重,日間近正午好轉,患者往往有明顯的遺傳過敏體質,例如同時濕疹或哮喘。
李續指,中醫稱過敏性鼻炎為鼻鼽或鼻塞,病因為先天和後天因素,導致臟腑功能失調,以肺、脾、脾、腎這三個臟腑陽氣虛弱關係最密切。其中,肺氣虛最常見,「肺主皮毛,開竅於鼻」,受風寒邪氣犯及鼻竅,使肺氣不得通調。李表示,改善鼻炎常以「扶正驅邪」方法,扶正即以補益中藥,強化患者體質,固本培元,提升免疫力;驅邪即驅除外邪,包括不穩定的天氣與過敏原。
她強調,中醫治法主要根據病人體質,以補氣、祛風、清熱、除濕等方法標本兼法,緩解症狀,並臨床根據患者肺、脾、腎虛用中藥治療,有效地促進肺氣的宣發,達到止咳、排痰、潤肺、緩解鼻塞流鼻水的情況。她補充指,針灸穴位例如迎香穴(鼻旁)、印堂穴、風池穴(頸後)、合谷穴(虎口)、足三里穴(足膝下)等,亦可疏通肺氣、補脾腎。
另外,她提到,根據藥食同源的原則,過敏性疾病多屬寒症,日常食用辣氣味辛溫香竄食物,例如葱、蒜、韮菜、胡椒、九層塔、薄荷等,可改善局部微血管循環,有效緩解鼻塞症狀,亦應避免進食生泠寒涼的食物,例如西瓜、苦瓜、魚生、冷飲雪糕、啤酒等,尤其早、晚餐陽氣較弱的時間,飲食應以熱食為主。
至於預防方面,她指中醫可以天灸作預防療法,每最夏至後的特定日子,按患者的症狀,選擇穴位,例如大椎穴(後頸肩中)、肺俞(肩胛骨與脊骨之間中)、腎俞穴(腰側)的位置,貼上中藥膏貼,借助大自然的力量來增加治療效果,提升免疫力,對治療鼻敏感也有明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