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摸蜆者環保意識高但行為偏差 團隊促政府設規範

2021102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摸蜆是本港常見的休閒活動。
疫情下摸蜆活動頻繁,過度採集將嚴重影響生態影響。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Hong Kong)、香港大學和香港教育大學上月於國際著名科學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發表研究,分析遊客的掘蜆行為,發現雖然大多數掘蜆人士有高水平的環保意識及自我感知,但與他們的實際環境行為並不一致。例如即使大多數人傾向保留他們認為體積較大的蜆隻,但該蜆隻卻仍是未成熟的細蜆。研究建議政府規範相關活動,並在水口設立「海洋保護區」妥善管理海岸資源。
是次研究透過拍攝掘蜆人士的掘蜆收穫照片了解最新蜆隻採集情況,配合以自我評估的問卷調查進一步探討掘蜆人士的行為。根據問卷研究結果,掘蜆人士普遍認為自己有較高的環保意識且對環境負責,所以認為自己的掘蜆活動對環境無害。
不過,由於每個人對於成熟蜆隻的大小有不同的定義,即使大多數人傾向保留他們認為體積較大的蜆隻,但在他們的收穫中仍發現許多被採集的蜆隻體積是小於WWF建議的收採尺寸,反映出掘蜆人士對蜆隻成熟大小存誤解。
另外,過度採集也是影響水口生態的主因。研究指,平均而言,每個家庭或情侶可以採集155隻蜆。在疫情期間,因掘蜆活動增加,加劇水口的蜆隻被採集壓力。研究團隊曾於去年的一個周末曾記錄到超過600人次進行掘蜆活動,這意味一天內有大約有2萬至5萬隻蜆隻被採集。
研究建議政府應加強落實完善的管理措施,比如在生態敏感地帶設立核心區,限制遊客進行康樂活動,同時允許在非核心區域進行有規管的康樂活動等。研究亦強調在水口設立「海洋保護區」的重要性,保護珍貴的生態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