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鼠共眠木蝨留痕 住不適切居所焦慮高2倍 團體促增公屋配額

2022100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本港住屋問題一直未見改善,適逢本月為精神健康月,而明日(3日)亦是世界居所日,有團體今日(2日)公布調查,發現居住在不適切居所的受訪者壓力水平,較居住在適切居所的高,當中抑鬱分數高約1倍、焦慮水平也高2倍,壓力主要來源是住屋及經濟。受訪者中有人已輪候公屋長達18年,甚至需「晚晚和老鼠一起瞓」,更有人因居住在衞生惡劣的床位,手臂上滿布被木蝨咬而留下的疤痕。團體促增加非長者單身人士的公屋配額,及開設外展隊至不適切居所,助有患精神疾病人士及早求醫。
社區組織協會今年6月至8月期間,訪問了173名年齡介乎18至59歲,現正或曾經居住在劏房、床位等不適切居所的非長者單身人士。調查顯示,逾7成半受訪者的收入中位數為9,300港元,而租金佔其入息比例可高達4成,近9成受訪者表示曾因住屋開支而要節衣縮食。有4成受訪者患有抑鬱及焦慮等精神問題,但大多沒有求醫或覆診。社協副主任施麗珊表示,部分受訪者不知如何尋求專業服務,亦有因私營昂貴、公營難排而卻步,而不適切居所令他們的精神健康更差,因此促政府開設外展隊,幫助他們及早作出醫治。施又提到政府應將3年的現金津貼試行計劃恒常化,為非長者單身人士提供實質支援,並訂立起始租金管制,規管現時劏房租金水平失衡的情況。
已輪候公屋逾5年半的阿英表示,現時租住的劏房每月開支逾7,000港元,惟所有收入只能夠維持基本日常開支。她指,現時居住環境惡劣,形容為「晚晚和老鼠一齊瞓」,且自己患有抑鬱症,每日都因經濟問題擔驚受怕。19歲的阿鵬居住在每月租金2,000港元的床位,他表示要與22戶共用一個廁所,衞生環境十分惡劣,手臂上滿布被木蝨咬而留下的疤痕。他期望政府能增加非長者單身人士的公屋配額,以加快輪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