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全發展方案最遲明年推出 港府擬4年內啟動收地程序

2023年10月30日 14:3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發展局今日(30日)正式公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並計劃最遲明年計劃好北都所有新土地發展方案,2027年或之前開始所有主要發展項目的收地程序,2032年或之前完成平整新發展土地及落成新增單位各40%。不過,東網早前接獲讀者爆料,指具政府背景人士及地區官員、鄉紳、前政協及黑幫人士得悉發展計劃後均虎視眈眈,謀取暴利,當局被轟土地規劃失當及欠缺藍圖,北都恐會成為「官商鄉黑」勾結天堂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綱領雖列出未來3年及未來每5年的發展重點,但不同項目發展進度有異,並指明白公眾想知道具體項目詳情,但項目仍需研究及規劃,難一一詳述。繼《施政報告》提到北部都會區將分4大區域,是次公布的綱領提出以「產業帶動,基建先行」為主軸,其中由天水圍、元朗、洪水橋一帶鎖組成的高端專業服務和物流樞紐;新田創科城、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所組成的創新科技地帶;粉嶺上水古洞等新界北一大則成為口岸商務及產業區。另外沙頭角及紅花嶺則成為藍綠康樂旅遊生態圈。
創科方面,新田科技城的發展建議包括施工中、提供300公頃的創科用地的河套區港深創科園。當局指規劃上會採用靈活的土地用途及批地形式,為創科用地制定更廣泛而互相兼容的法定規劃,令用途提供更大彈性。政府有需要時可通過行政手段,例如透過批地文件等,施加必要的限制。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主任丘卓恒介紹,北都將創造共50萬職位,發展產業,相信有助減少跨區通勤。而與新田科技城一站之隔的牛潭尾地區,將預留作專上院校用途,用以聚集科研及推動「產學研」合作,亦與其他北都專上院校用地組成「北都大學教育城」。
事實上,政府早於2021年10月公布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東網今年7月接獲讀者爆料,指具政府背景人士及地區官員、鄉紳、前政協及黑幫人士得悉發展計劃後均密謀獲取暴利,本土研究社後來發表調查報告,果然發現區內曾經易手的地段數量高達904個,背後的買家更涉及超過130間公司或個人單位,分析這些買家背後的關係後,可判斷在蠔殼圍擁有超過10萬平方呎土地業權的買家共有7組,包括「龍豐」、政商界,其本身的業務與濕地/魚塘無關,卻大手「囤購」斥資購入發展潛力相當低的濕地,使蠔殼圍濕地成為北都其中一個投機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