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珮帆促政府發展國際教育產業 有議員批縮班殺校自毀金漆招牌

2024年04月25日 11:4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議員促政府發展國際教育產業。
立法會今日(25日)繼續二讀辯論《2024年撥款條例草案》,議員葛珮帆指面對政府開支大增,當局應該將開支的中心點成為增長點,她舉例教育方面,本港是國際教育樞紐,但卻沒有發展國際教育產業。
她指不少國內專才來港時都表示希望子女能就讀國際學校,但對教育局來說教育不是一個產業,但要吸引更多學生來港則應作出改變,甚至將本港變成國際考試場地。醫療方面,現時只是提供服務,認為應該將醫療變成品牌,但仍要政府支持。
教育界議員朱國強指香港是唯一擁有5所國際百強大學的城市,無可置疑是國際教育的樞紐,可是本地頂尖大學先後出現內耗情況,傷害院校聲譽,表面雖是茶杯裏的風波,擔心興海作浪的漣漪效應最終傷害的不是大學高層,而是求才若渴,急於求變的香港。他重申香港國際教育樞紐的地位來之不易,千萬不能失去。
朱國強又指本港出生率低迷,加上移民潮影響浮現,料未來的學齡人口急促下跌,預計在2029年,全港適齡小一學生將跌至31,500人,較現時少36%,可能有4份1小學消失;2029年適齡中一學生54300人,較現時少20%。學齡人口下跌幅度超出預期,如飛機遇上亂流急降,若不有效應對,恐怕會失速,後果不堪設想。
縮班殺校,朱國強相信勢必影響教育質素,當老師不知道來年是否還有教席,疲於奔命地招生,教育熱誠和心力或消磨殆盡;學生亦不知道能否原校畢業,或來年就要轉校。他說政府視教育為吸引人才的金漆招牌,然而縮班殺校的負面影響持續擴散,無疑是自拆招牌。
他促請教育局聆聽意見,研究可行方案以調控學額需求,包括小學的自願減班,受公帑資助的直資小學實施小班教學、推動中學小班教學、增加合併誘因等,對於不敵洪流的學校,亦要提供合理的過渡期「好來好散」,切勿一年內就急於拔喉,在損害師生福祉的情況下結朿。
對於把香港的醫療發展為品牌,本身是眼科醫生的議員林順潮指現時的北上消費有機會掏空香港,香港需把握自身優勢吸引南下消費,而香港的醫療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兩所大學在醫學領域的排名佔全球前50,藥理學則排名前100位,擁有優秀的醫療科研人才和團隊,香港應背靠內地聯通國際,積極發展醫療旅遊,發展成為大灣區以致亞洲區的國際醫療旅遊樞紐。
他指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若能發展醫療旅遊,可成為新的收入引擎,提升與大灣區的醫療融合速度,通過水平提升和一體化,盡早與國際接軌達致雙贏。亞洲區內醫療旅遊較成功的有新加坡、馬來西工和泰國,以香港的醫療水平而言,有潛力發展為國際醫療中心或樞紐。泰國在醫療旅遊的收益,每年超過350億港元。建議政策上推出就醫簽證,方便境外人士來港就醫。保險方面,宜配合政策鼓勵購買商業保險來港就醫。
但他又提及香港在藥物研發的經驗和成績未如人意,希望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指定基金,支援生物醫藥創新技發展並樹立目標,未來3至5年有多個本港研發的世界級新藥推出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