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12萬高才通人才來港 首批抵港一年僅三分一屬30歲

2024年05月08日 12:0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首批高才通人才已來港滿一年,當中僅三分一為30歲以下。
「香港.全球人才高峰會」今日(8日)在灣仔會展舉行次日會議,粵港澳大灣區9個內地城市連同香港和澳門將簽訂合作備忘錄。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致詞時表示,當局推算首批透過高才通計劃來港的人才,來港1年期間已為本港帶來340億港元經濟貢獻,為本地生產總值拉動1.2%。
孫玉菡續指,這批人才帶來的家庭和子女,三分一在30歲以下,三分二在40歲以下,絕大多數是50歲以下,除經濟貢獻以外,另為高齡化的香港帶來很多年輕活力。另外,第二屆粵港澳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亦在本港召開。出席的政府官員表示,要寫好共建人才高地的大文章,需要「起、承、轉、合」4個元素。
「起」意指「起動」,即全球走出新冠疫情,各地發展重新出發,交流人才工作重新啟動。香港於2022年12月起落實一系列搶人才、留人才措施,包括推出「高才通計劃」等。截至上月底,各項計劃已有約29萬宗申請,近18萬宗獲批,逾12萬人已來港,遠超每年吸納3.5萬人才的目標。
「承」代表「傳承」,即要培養人才,鞏固高教體系,尤其香港是全球唯一擁有5所百強大學的城市,當局指會繼續鞏固作為國際教育樞紐地位,下學年將提高大學非本地生限額,增加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名額,吸引更多人才來港進行研究工作。
「轉」則指「人才流轉」,香港正全力推進人才南下北上的流轉,其中在港註冊公司外國人員可在港申請北向一簽多行到內地的政策推出後,截至上月底,已有1.9萬宗申請獲批,計劃廣受歡迎。
「合」代表「合作」,當局認為大灣區城市定位不同,合作空間廣闊,為進一步吸引和留住人才,大灣區9+2城市於今日簽署合作備忘錄,以加強區內為人才提供服務,營造更有利人才落地生根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