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業吸「新血」 青年:畀個機會自己嘗試
2024年12月02日 07:0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Muhammedh Inaamul Hasan Mahmoodh(左)、楊曉樂(中)及汪梓煒(右)分享參與計劃的苦樂。(陳德賢攝)
年輕人講求職業多元發展,自由工作者和「斜槓族(Slasher)」等新型工作模式興起,反映部分年輕人不想「打死一份工」或在選擇工作上有迷惘。有參與機管局相關就業計劃的青年表示,自己的本科與航空業無關但機緣巧合下入行,認為最重要是「畀個機會自己去嘗試。」
今年城大畢業、修讀社會科學的楊曉樂曾經是一名「Slasher」,曾當過實習體育記者、社交媒體內容創作者、足球教練及補習老師,加入計劃後成為機場酒店前台接待員。她表示,現時工時較短但亦比較辛苦,入職初時曾想過放棄,但又不想太輕易放棄。她憶述被遊客問路時反思自己對本港的認識不足,舉例:「咁可能(遊客)可以去維港啦,但係講完我又其實講唔到維港點解值得去。」
參加同一計劃而在今年畢業成為航空公司飛機裝載監控主任的汪梓煒,本身在中文大學修讀生物化學。他認為在實驗室及航空公司工作均有嚴格流程,但指飛機裝載涉及航空安全、突發危機處理,更符合自己性格。他舉例,不同體積、重量,甚至危險品運載均須不同方式計算重心平衡、擺放位置,又指曾遇上航航班延誤令3架航班起飛時間重疊的情況,要思考如何令他們順利離開香港。
被問及對其他在選擇工作上有猶豫的年輕人有何建議時,他們認為要先了解自己想做甚麼。汪梓煒認為可以多嘗試、發掘,即使最終發現自己不喜歡,亦能認清自己志向。他說:「我覺得勇敢嘅人係去享受生活同把握現在,唔需要考慮咁多,即管去嘗試自己覺得有興趣嘅嘢。」他們均指三跑能為本港帶來更多航班及旅客,未來有興趣發掘更多航空業發展機遇。
另外,一名曾報考工程公司失敗的印度籍青年Muhammedh Inaamul Hasan Mahmoodh,經另一計劃成為飛機工程公司的見習維修員。他指太太是印度裔香港永久居民,因此他在2022年婚後來港。他稱經相關計劃以8至9個月學會「收工」、「飲水」及「少少」之類的廣東話字眼,工作上能接觸不同型號飛機的維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