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締劣質劏房住戶憂被迫遷 基層組織促分區推行政策

2025年02月09日 14:3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當局去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一系列解決劏房問題的方案,包括訂立最低居住標準、設立「簡樸房」登記制度,以及取締不符合最低標準的「劣質劏房」單位等。全港基層爭取住屋權益聯會認為政策並未真正解決劏房的根本問題,反而可能引發更多隱憂。聯會指出現時劏房住戶對於自己的單位可能遭到取締感到非常擔憂,尤其是劏房標準缺乏彈性措施,或會導致劏房被大規模取締,結果被迫遷,期望當局在訂立最低標準時深入了解劏房住戶的處境,以得出更靈活的做法。
聯會續指,劏房逐步被取締後市場上房屋供應量將會減少,劏房租金必然會上升,進一步加重基層的經濟負擔,亦會在尋找居所時面臨更大困難,即使業主將劏房改建為簡樸房,亦擔心成本最終會轉嫁到租戶身上。另外,政府目前尚未提供任何安置方案,聯會擔心在劏房被取締或租金上漲後缺乏安置安排,即使能夠安置到過渡性房屋或簡約公屋,亦擔心會被迫搬遷到較偏遠的地區,在居住期限結束後又再面臨搬遷情況,搬遷成本對基層人士而言亦難以負擔,加重生活及經濟上的壓力。
聯會認為,即使政府實施劏房租務管制,許多租戶仍然缺乏保障,違規租約的情況也相當普遍,加上出現被迫遷的情況,若政府推行最低標準,擔憂在沒有任何的保障下被業主趕走。在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下只能不斷搬遷,最受苦的便是小市民,促請當局確保劏房租務管制的執法,避免出現迫遷情況。
聯會建議,當局應分區及分階段地推行取締劏房及轉為「簡樸房」的政策,以避免在同一時間內取締過多劏房,導致市場上出現單位不足的情況,令受影響的居民搬遷,最好選擇一個有足夠安置單位的區域開展工作,待該區域的簡樸房供應充足後,再逐步取締鄰近的「劏房區」。
此外,對於受政策影響的住戶,聯會認為政府應加快其公屋批核進度,避免不必要的頻繁搬遷,並提供同區安置的方案,以減少他們因搬遷而需轉校和轉工的麻煩。當局亦應為受政策影響的劏房居民提供搬遷津貼,以應付新單位的按金、搬運費用及請假安排等。聯會又認為當局應根據各區房價標準,設定合理的起始租金,以減輕基層家庭的租金負擔,亦避免業主加租將改建簡樸房費用轉嫁至租戶,令劏房戶負擔不起簡樸房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