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缔劣质劏房住户忧被迫迁 基层组织促分区推行政策

2025年02月09日 14:32
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当局去年的《施政报告》中提出一系列解决劏房问题的方案,包括订立最低居住标准、设立“简朴房”登记制度,以及取缔不符合最低标准的“劣质劏房”单位等。全港基层争取住屋权益联会认为政策并未真正解决劏房的根本问题,反而可能引发更多隐忧。联会指出现时劏房住户对于自己的单位可能遭到取缔感到非常担忧,尤其是劏房标准缺乏弹性措施,或会导致劏房被大规模取缔,结果被迫迁,期望当局在订立最低标准时深入了解劏房住户的处境,以得出更灵活的做法。
联会续指,劏房逐步被取缔后市场上房屋供应量将会减少,劏房租金必然会上升,进一步加重基层的经济负担,亦会在寻找居所时面临更大困难,即使业主将劏房改建为简朴房,亦担心成本最终会转嫁到租户身上。另外,政府目前尚未提供任何安置方案,联会担心在劏房被取缔或租金上涨后缺乏安置安排,即使能够安置到过渡性房屋或简约公屋,亦担心会被迫搬迁到较偏远的地区,在居住期限结束后又再面临搬迁情况,搬迁成本对基层人士而言亦难以负担,加重生活及经济上的压力。
联会认为,即使政府实施劏房租务管制,许多租户仍然缺乏保障,违规租约的情况也相当普遍,加上出现被迫迁的情况,若政府推行最低标准,担忧在没有任何的保障下被业主赶走。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只能不断搬迁,最受苦的便是小市民,促请当局确保劏房租务管制的执法,避免出现迫迁情况。
联会建议,当局应分区及分阶段地推行取缔劏房及转为“简朴房”的政策,以避免在同一时间内取缔过多劏房,导致市场上出现单位不足的情况,令受影响的居民搬迁,最好选择一个有足够安置单位的区域开展工作,待该区域的简朴房供应充足后,再逐步取缔邻近的“劏房区”。
此外,对于受政策影响的住户,联会认为政府应加快其公屋批核进度,避免不必要的频繁搬迁,并提供同区安置的方案,以减少他们因搬迁而需转校和转工的麻烦。当局亦应为受政策影响的劏房居民提供搬迁津贴,以应付新单位的按金、搬运费用及请假安排等。联会又认为当局应根据各区房价标准,设定合理的起始租金,以减轻基层家庭的租金负担,亦避免业主加租将改建简朴房费用转嫁至租户,令劏房户负担不起简朴房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