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如何减赤 前问责官:找到出路前只能小修小补

2025年02月09日 17:04
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前高官指长者乘车优惠持续性存疑。
政府本月底将公布新一份财政方针,有前问责官员认为现时政府收入来源较波动性,找到出路前只能小修小补。他指现时长者乘车优惠持续性存疑,削减公务员开支方面亦能考虑善用科技及自然流失。
前运输及房屋局副局长苏伟文今日(9日)在电台节目中指出,现时经济仍然是“弹下弹下”,有波幅但升幅不明显,而内地或中美的事端会影响本港经济发展。他举例,物流方面是否准运某物品已有风波,市场信心较薄弱,或期望“多个钱傍身”。
面对庞大财政赤字,他指现时政府收入来源较波动性,例如50%是直接税,环境不好时收得少、卖地收入亦有波动性,又指本港找到出路前只能小修小补,但难以改变全盘,例如增加急症室收费增加收费,对整体财赤影响不大。
针对长者2蚊乘车优惠,他指原意是希望长者多走动,敬老之馀令他们身心健康。他表示,现时人口老化,下调至60岁以上人士后持续性成疑,社会对2蚊的水平亦有意见。
至于社会上有声音要求公务员减薪,他说私人市场与赚不到钱亦会结业或裁员,政府服务不能科私人机构相类比,要考虑利用科技为市民提供服务。他举例,入境处使用科技延长服务时间,未来自然流失亦可考虑。
被问到本港期望打造成国际枢纽,但正考虑削减教育资源是否合乎预期,他指现时大学学费20年来没调整,算是便宜。他表示,现时和20年前的生活有调整空间,但教育枢纽和学费未必有直接关系,部分西方国家大学学位可达数百万港元。
另外,他认为楼房市场交易成本大,投资移民以买楼代替,可能会导致楼价高及社会问题。他指政府财政方针应有前瞻性,若解说如何面对、克服目前困难或较低说服力。
对于研究增加税项,他说以往政府有研究销售税,但经济较好的时候没有人继续讨论。他指销售税虽然看似公平,但对基层市民压力较大,但对较富有的人士或较难影响其生活水平。
被问及本港经济为何未能复苏、有何挑战,他指现时街上也是人头涌涌,但是否能转化为实质消费仍是很大疑问。他表示,旅客是否选择在港消费是个人选择,或较难针对消费额订立关键绩效指标,需要考虑是否能有效刺激经济,盛事能否转化为经济提振也是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