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基本收入意念廣傳歐洲 是好是壞?

2015122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歐洲多國正研究全國基本收入制度是否可行。(互聯網圖片)
芬蘭日前宣布計劃實施全國基本收入,成為首個正式研究推行基本收入的國家。其實歐洲多個國家都有學術或民間組織,向政府建議推行基本收入制度,定期以公帑向全國公民發放一筆金額,旨在提高就業率、簡化福利制度。不過,有分析就指這計劃不但成本高昂,更或會適得其反,令社會變得好逸惡勞。
芬蘭社會福利部門日前遞交基本收入的草案,計劃最快於2017年起,每月向成年公民發放800歐元(約6700港元),獲近69%芬蘭公民支持;瑞士明年亦將會就全國基本收入舉行全國公投,決定是否向每名成年公民每月發放2500瑞士法郎(約19,600港元),有約49%人表示支持;而英國智庫皇家文藝學會(RSA)今月亦向政府遞交了計劃書,建議每年向成年公民發放3700英鎊(約43,000港元)。
全國基本收入概念雖好,惟至今仍未有現實案例可作參考,學者尚需研究新制會為社會及經濟帶來的實際影響。歸納眾多分析的意見,大致有以下主要的利與弊。
好處
.工作意欲提高。基本收入沒有審批程序,公民不會再因金錢收入提升,失去了某些福利資格,他們將更願意找工作,包括一些臨時工。
.縮減維持繁複福利制度的開支。基本收入可以取代大部份福利政策,將福利制度簡化,同時避免公民再由福利制度漏洞獲取利益。
.社會資源重新分配。基本收入能有效重新分配社會資源,避免資源過度集中在一小撮人身上,以收窄貧富差距。
.剌激經濟。低收入人士收入增加後,消費意欲上升,會將金錢所得重新投入市場,變相增加市場消費。
弊處
.昂貴。若芬蘭政府每月向成年公民發放800歐元(約6700港元),每年需要花耗467億歐元(約4000億港元),而2016年度的財政收入僅為491億歐元。
.勞動力減少。經濟負擔減低或會令人們失去工作動力,以及對工作環境的要求提高而辭職待業,導致國家勞動力減少,失業率升高。
.發放金額缺標準。國家必須需審慎評估基本收入的發放金額,因為每個市鎮的生活指數及樓價等情況都不同,有必要按地區制定基本收入的發放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