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尼諾現象肆虐 旱災蹂躪東南亞糧倉
2016051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厄爾尼諾現象帶來的旱災,蹂躪了東南亞糧倉。(互聯網圖片)
2015年尾的厄爾尼諾現象,帶來了寒冷的天氣。踏入2016年,異常寒冷的厄爾尼諾現象再反覆變成了一股炎熱天氣,並持續困擾東南亞的糧食生產區。旱災趕走了越南及泰國綠意盎然的稻苗,取以代之的是龜裂的土地。然而,厄爾尼諾現象可怕之處,是其蝴蝶效應的影響。農作物失收不僅影響依賴土地為生的農民,甚或衝擊政治及經濟。
「旱災令咖啡樹了無生氣及令葉子變黃,今年只能結出少量的果實。」於越南中部多樂省擁有8.6萬平方米咖啡園的農范基(Nong Van Ky,音譯)憂心忡忡地表示。90年一遇的大旱不但影響越南的咖啡豆產量,亦令滿布稻田的湄公河三角洲,出現了百年罕見的最低水位。
「今年旱災的嚴重程度,對湄公河三角洲的農產量造成深遠影響。」美國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re)研究員艾伊勒(Brian Eyler)表示。湄公河三角洲在往年的春夏之際,隨處可見稻農俯身插秧的身影。然而,旱災令三角洲水位下降,失去屏障海水倒灌的功能,大面積的土壤鹽化令稻農無法插秧。
越南政府表示,乾旱及土壤鹽化已摧毀了湄公河三角洲及中部逾10億平方米的農作物,當中包括穀物及水果,經濟損失高達4億美元。大量無法維持生計的農民被迫離鄉別井,前往城市打工。
「去年12月的豐收,產量已比往年減少3成。我們要往下挖多兩倍深度,才能找到地下水源。」世代於泰國武里地區務農的68歲農民沙南(Sanan Phagnguen),擔憂失收最終要賤賣耕牛。沿着湄公河溯流而上,世界第二大的稻米出口國泰國的旱災災情,嚴峻程度也比越南不遑多讓。
面對嚴重的旱災,泰國稻米出口協會仍樂觀預料,本年的稻米出口量將有9.6億公斤。不過,美國農業部預料,泰國本年的稻米出口量最終只有8億公斤,較去年減少逾兩成。對於依賴出口稻米賺取外匯的泰國而言,本年的經濟將大受影響。
越南及泰國不但是世界主要的稻米出口國,更是東南亞鄰國的主要稻米進口國。厄爾尼諾現象所威脅的不僅是氣溫上升,還有一連串氣溫上升所衍生的問題。其中一個便是糧食供應問題。糧食供應不足,足以引起政治動亂,菲律賓於上月初便曾發生類似事件。因此,厄爾尼諾現象不應再只視為單一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