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美琴觀點:蛙人的何去何從-蕭美琴 立法委員

2014060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近來傳出海軍陸戰隊將被裁併的消息,引發各界關注。俗稱蛙人的陸戰退役軍人更難得的群聚在國防部前抗議,獲得國防部以及馬英九「不會廢除」的回應。但是,「不廢除」未必就等於不縮併。雖然國防部現在保守表示一切尚在電腦模擬與規劃中,卻也不願明白承諾目前海軍陸戰隊兩個旅約萬人的規模,不會面臨縮編的命運。
蛙人的未來何去何從,應該從幾個角度來看:
一、員額與人數。軍方目前規畫於下階段的兵力調整「勇固案」中,將兵力自現在的21.5萬人裁減為17~19萬人,而馬英九甚至是宣稱說14萬兵力就足夠。無論如何,兵力的調整,應該以未來作戰和防衛需求做規劃與精準的算計,再依據實際需求做軍力和組織編制的調整;不應本末倒置地先設定人數再規劃,更不該依照募兵進行的順利與否來劃定未來的員額。也就是說,任何組織編制的調整都不該是齊頭式的裁減。現今陸戰約一萬人的規模,該維持現狀,或增或減,不是單純的比例原則所能劃定,而是要以精算後的需求、以及蛙人部隊的角色定位來決定。
二、作戰角色與定位。海軍陸戰隊以及外島的陸軍兩棲偵察營等特種部隊,在軍隊「反攻大陸」短兵相接的歷史年代,曾經承擔搶灘奪島的前鋒任務。而在中國軍事快速現代化,兩岸軍力已嚴重失衡的今天,不對稱作戰的方針以及「決戰境外」的戰略原則下,蛙人部隊的角色與訓練,也應有所調整。海軍陸戰隊以及陸軍兩棲偵察營的訓練雷同,未來整併與否,不能只從軍種本位,而應以未來訓練效益和任務分工的角度去看待。組織編制可以調整,但是現代新型態的不對稱作戰中,對於經過嚴苛考驗和訓練的特種部隊還是有高度的需求,台灣如此,全世界亦是。因此未來應該以賦予新任務以及更進階的體能和科技並重之訓練,來強化蛙人部隊的角色。
三、社會象徵與意義。陸戰蛙人和陸軍海龍蛙兵長期在國人心中已建立剽悍、精銳、不畏艱辛的形象。地獄般的「天堂路」訓練,象徵著勇敢克服極端艱困任務的堅持,最近更分別獲Discovery頻道等國際媒體深入報導,可謂台灣之光。近來有關裁撤的議論,等於宣告這些部隊可有可無,可割可棄,讓過去曾經為了國家和榮譽而不放棄承受殘酷身心磨練的軍人情何以堪?在台灣面臨募兵困境的同時,社會對於軍隊存在正面意義的重視,以及軍隊榮譽感的強化尤其重要。精粹也好勇固也好,「裁撤」的字眼不該出現在軍方的論述中,應以「強化」,「進階」,「升級」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