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台灣:從台灣月看台港社會對話-陳競新 香港資深傳媒人
2014103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今年台灣月舉辦多個香港人的台北故事,成為台港民間社會透過藝文活動的交流與溝通管道。(翻拍網路)
香港佔領運動滿月,學聯擺出愈趨強烈的姿態,而北京中央同樣強硬,甚至首次祭出政協條例29條,褫奪曾要求特首梁振英考慮辭職的自由黨主席田北俊政協委員職位,向全港市民展示不會稍作妥協的意志。
雙方似已幾近毫無轉圜餘地,全城氣氛或緊張或高亢之際,第九屆台灣月正式展開,除了第一砲帶來國光劇團演出的新京劇「梨園冬皇」孟小冬,之後緊連又由台北市立國樂團以獨立新風格展現中樂表演(香港稱為中樂、大陸稱為民樂)外,並會在11月期間先後展現古蹟活化、青春老城以及泥土記憶等多項單元,為香港現階段反共爭民主的固執氛圍,注入更具闊大視野和胸襟的藝文力量。
台灣月自2005年由中華民國台灣新聞局駐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前主任平路自行募款舉行了第一屆後,便每年都在11月舉行,而且從前年第七屆開始當「光華」轉由文化部在港窗口後,更從向港人推銷台灣的文化軟實力,改變為台港民間社會透過藝文活動的交流與溝通,讓雙方社會關係擦出更大的火花,更往下紥根。
青春老城單元中的《西城故事:大塪埕與西營盤》對話系列活動,可謂本屆台灣月的高潮。大塪埕位於台北市民生西路和延平北路一帶,與西營盤位於德輔道西正街一樣,同樣坐落在城市西邊,而隨著都市更新逐漸往東邊遷移,這兩個同樣曾是靠海(河)的貿易重地,都從過去人潮如鯽的景像,逐漸變得冷清,兩區本來都是南北貨、茶葉、瓦器、中藥等出售重鎮,大塪埕近20年卻逐漸變得有點枯謝,除了農曆年前突然迎來大堆辦年貨的人潮,平常都是黑漆漆的,毫無生氣。
同樣西營盤正街那條長斜坡路,過去是區內第一街、二、三到高街直上盤含道的重要軸心街道,也都是老街坊和老房子的心臟地帶,這20年卻也同樣逐漸靜下來,由於地鐵快要通車,業主都在等待地產商收樓改建,便可以拿一大筆高額賠償。
西營盤的老居民至今依舊,等待推土機來到,讓老房子倒下,便要讓這舊區更新,這似乎是香港發展過程不變的定律。但大塪埕卻走上了另一條路,就在這3、4年之間,原本平常盡顯陰暗老舊的街道,竟突然變成了年輕藝文人士的朝聖地區。原來北市政府年前推出了計劃,補助該區很多已空置的老房子業主修建,並要求業主撥出時段,使老房子發揮公共空間的作用,不但讓承載著城市最珍貴歷史與文化的老房子發揮城市中的文化力量,也讓年輕人在城市的歲月呈現中,持續感悟創新動力,讓城市新一代吸收到文化傳統的時代氧份,代替資本主義那種過時就掉丟的習性。
城市的前進,有賴新一代與老祖宗正面對話,讓民眾面對著新時代,可以沉澱出更具創意的活力。香港10年來第二波本土主義崛起,很多社區青年都先後組建出民間的創意團體,大學裡就更多籌辦這類本土社區的活動,像中文大學建築系去年便舉辦《妙想氈開》的活動,由學生與西營盤社區居民共同創作桌椅並邀請區內人士於桌椅上共餐,讓居民在街頭上互動,營造特殊的生活空間及對社區的歸屬感。
這類社區活動日趨受到年輕族群的認同,可惜香港社會主流仍然以追逐中環價值為尚,推土機被視為社會發展的最大甚至是唯一的動力。大塪埕的故事,創造了另一種社會經濟,代替資本經濟發展的型態,如今走過大塪埕的街道,老房子裡,充滿了年輕人的活力,獨立書店、創意手藝等小店鋪,幾近成為橫向的誠品;「光華」今年趁台灣月,與中大建築系合作舉辦大塪埕與西營盤的對話活動,對於西營盤老街坊甚至更多的港人,會不會有所啟發?
今年的台灣月也舉辦了多個香港人的台北故事,像台北故事館的創辦人陳國慈,北市市立國樂團團長鍾耀光以「脫胎換骨玩中樂」的題目談到他如何讓台北市立國樂團走向創新之路,然後還有本身同樣是港人的故宮博物院院馮明珠以《與時俱進:從數位科技的應用與創新邁向4G行動博物館》為題演講。
正如「光華」現任主任盧健英說,港人在台灣文藝圈裡的發亮,正是港人講求效率的特性,注入台灣文藝界的重要故事。
台灣和香港的對話,已是不可逆轉的路向,那充斥著寶貴的故事,也是大中華圈向前進的一項重要動力。回頭看北京中央或者特區政府,與學聯領導的佔領行動正陷入膠著,北京這兩天還再發放兩道訊息:一、香港的地位絕對不是不可取代的;二、佔中三子與華盛頓和台北台獨人士相熟有穿連,擺明是顏色革命。
可是正如也同是建制派的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所說,看不到這場佔領行動有外國勢力介入,至於台港對話,更早已持續增長,只是中央對政治人物的互動更感感冒。可是台港社會對話,這4、5年來已是大勢所趨,姑勿論政客所言的「命運共同體」,但台灣和香港之間在語言上溝通,以及觀念上的互動,確是大中華中最具動力的兩個區域,北京豈可胡亂定性?
在陸港政治矛盾之中,港人在緊繃或高亢的情緒下,讓台灣月活動洗滌一下煩燥的心靈,相信是讓自我調節、沉澱,並走更遠路的最佳治療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