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知文創:期待下一個漢寶德-Yogi 文創經紀人
2014113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漢寶德先生於台北歷史博物館展出「築人間—漢寶德八十回顧展」中的親筆墨寶。
這週的文化藝術界痛失了一個令人尊敬的長者—漢寶德先生,其是臺灣知名建築教育學者,更是台灣極少數能學貫中西、論述建築史的一代大家。他長年在教育領域耕耘,培育國家無數的人文專業人才,國內多位知名的建築師和文化藝術工作者多師從漢寶德先生,而漢寶德老師在文化與藝術界對台灣的貢獻更是難以數記。
漢寶德先生一生的事業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其中每一個階段幾乎皆為國內首創,對國家社會產生許多深遠的影響,四階段分別是:
一、致力建築文化與開啟台灣文化資產調查研究、保存階段,亦即擔任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教授及擔任中興大學理學院院長時期。
二、國立科學博物館建置階段,即擔任科博館籌備處主任,擘劃博物館藍圖及擔任館長時期。
三、高等教育藝術建置期,即籌設台南國立藝術大學擔任籌備處主任及校長時期。
四、倡議全民美育文化時期,即擔任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館創館時期館長時期。
漢寶德老師一生著作繁多,然而他第一本影響我最深遠的著作是1999年由天下文化出版的「不耐平凡」,當時漢寶德先生經過14年的規劃,已經完成科博館這國內首座國際水準的博物館,並且完成創建台南國立藝術大學的工作,2004年又出版了「漢寶德談美」,其中強調美感是文明的基石。在這麼多年由學術界開始,到為全民教育美學而努力的期間,漢寶德先看到許多台灣當下的問題,提出許多自身的見解,文字深入淺出,令人動容,心有戚戚焉,就算不是身處在文化藝術界,都可以清楚的感覺到漢先生對社會充滿了深深的關切與期待。
漢寶德先生對國家社會的貢獻良多,然而卻僅只是很謙卑的說:「過去十幾年,我因緣際會,為國家做了幾件事情,得到各界的謬賞。退休之後,反省過往的一切,覺得自己並無過人的才能,只是機運不錯而已。如果一定要找出自己成事的條件,其實只有兩項:其一、鍥而不捨,堅持把事情做完的個性;其二,系統性思考的做事方法,謀定而後動的工作習慣。」
上個月剛過八十大壽的漢寶德先生出版了一本新書「文化與文創」,現在還擺在我的床頭,我每晚閱讀一點。這次,我感覺到比我上次讀到「不耐平凡」時,漢先生對國家社會更多了些憂慮。他表示歐美只有「文化」產業,台灣自創「文創」一詞,因此模糊焦點、失去方向,什麼都拉進文創產業來,重「文創」而輕「文化」的結果,造成文化環境貧瘠,文創產業也無法開花結果。言之有物同時,漢寶德先生絕不口出惡言,為人儒雅,贏得文化界及後輩敬重。
然而其實漢寶德先生在出版新書時,已經與病魔搏鬥多時,這本書,是他留給文化藝術界最後的一些提醒,深刻真實卻也令人警醒。在今年10月書出版的同時,漢寶德先生在歷史博物館展開他個人的回顧展「築人間」,漢先生開展日當時還乘坐輪椅出席,雖然看來消瘦了許多,但在現場仍舊看的出來他精神奕奕、相當開心,時間過了不到一個月的這週,他的驟然過世,令人驚呼「不敢相信」,政府和民間立刻紛紛表達哀悼之意,網友們紛紛在網路上表示不捨,並且表示「台灣失去了一個說真話的國寶」,而這也是我最遺憾的事情。
在台灣,也許願意說真話的人不少,但是像漢寶德先生一樣,有能力有品德,鍥而不捨,堅持到底,而且不斷默默的身體力行,持續不變,日復一日以身作則的說真話的人,實在太少了!漢寶德先生的精神,是目前台灣正向力量最需要的能力。我們需要的,不只是下一個漢寶德,更是千千萬個漢寶德。如果希望漢寶德先生的精神永遠不死,希望台灣的文化藝術能夠持續向前邁進發展,而不只是原地踏步,就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帶著漢先生的一點精神,持續向前邁進,完成文化藝術教育平民化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