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无忌谈:调查局曾是国民党的附随组织-秦生 国会助理

20160826
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洪秀柱不妨思考,是调查局需要这段历史,还是国民党需要这段历史?国民党为何老在团体散了后,才高呼“莫散了团体”?(作者秦生图片)
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在新党党庆接受媒体采访时一席“调查局也都算是国民党的附随组织”,发言,遭媒体断章取义以标题杀人后,在民俗鬼月果然唤起“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小警总”的幽魂,引来挞伐。
凭心而论,就历史的发展而言,洪秀柱所言不虚,在谈话中把调查局拖进党产议题的泥淖,仅仅是为了强调早年党产和国产密不可分,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只不过其训导主任式的发言风格,让年轻人直观反感。况且组织间的主从关系能否用“财产”来定义,恐怕才是引起争议之处。
调查局前身可朔自1928年北伐末期成立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密查组”,为中华民国最早的情报调查组织;1932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成立,1937年对日抗战爆发,军统局重组,第一处改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所属机构。
1980年代后期,开放大陆探亲及观光后,调查局即有所谓的“正义专案”,对往来大陆的人士进行侦防,内部广泛使用“匪谍”一词形容大陆来台人士或为大陆从事政治工作的台籍人士。
调查局向来是国安局情搜的主力,除了位于新店的局本部外全国有9个调查处、17个调查站,以及北、中、南、东4个机动工作站,布建各地方基层最深,在国家安全局尚未成立以前,政治侦防的主要工作都在调查局。
国内的情治单位,包括国安会所属国家安全局、国防部所属军事情报局、法务部所属调查局等情治机构,早年一向被喻为两岸开放交流的“政策终结者”。各情治单位首长的言论导向,经常是两岸交流政策是否开放的重要指标。
早期国安局不希望其他军情宪警单位另外提报,而要求各单位汇整资料后一并由该局提出,但调查局自蒋中正总统时代一向单独送案。政党轮替后,调查局通过新修订的组织职掌,经行政院长核定将原本的“国情调查”更名为“国内安全调查”,调查事项依然明定包括:中共对台活动、外籍人士不友好活动、违宪违法活动、社会安定与治安状况报告,以及其他国家安全事项之调查等,调查局单独呈送总统府的报告也随之停止。
不过前总统陈水扁依然高度重视职司政治侦防与经济犯罪的调查局,因其情资内容与国内政情息息相关,造成调查局有脱离国安局掌握的现象,这点可以从叶盛茂久任调查局长与越过国安系统提供前总统陈水扁洗钱情资略见端倪。
蔡政府上台后从检察体系空降蔡清祥任调查局长,是继廖正豪、王荣周之后,第3位非情治体系出身的局长;将前国安会秘书长金溥聪拔擢、调查局史上跳级升官速度最快的原局长汪忠一外放捷克,对调查员的士气不可谓没有影响。
对许多年轻人来说,充其量是一个工作内容很神秘、待遇不错的公务机关;调查局首长随“领袖”更迭,关于情报工作的血脉与光荣历史似乎也拱手让给国防部军情局。历经三次政党轮替、调查员甄选管道纳入考试院,调查局正逐步换血,世代交替。洪秀柱不妨思考,是调查局需要这段历史,还是国民党需要这段历史?国民党为何老在团体散了后,才高呼“莫散了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