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開發冷水養殖技術 三文魚可自產
2016051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漁業署宣布,台灣首度成功開發出大西洋三文魚的孵化與苗技術,目前首批幼魚體長已達20厘米以上。(中時電子報圖片)
台灣每年進口近兩萬噸大西洋三文魚,市值將近50億元新台幣。漁業署昨宣布,台灣首度成功開發出大西洋三文魚的孵化與苗技術,未來將於高雄永安冷水養殖示範廠持續投入研發,建立模組化生產流程,並技轉給業者進行商業生產,未來將有本土自產的三文魚,供民眾食用。
大西洋三文魚適合生存的海溫介於攝氏6至16度,台灣海水均溫達24度以上,不適合三文魚生存,因此現階段都從挪威等北歐國家進口。
近年漁業署委託台灣海洋大學等研究團隊,研發冷水性魚類繁殖技術,研究計劃主持人冉繁華指出,這次透過與雪霸國家公園台灣櫻花鉤吻鮭生態中心、海洋科技博物館潮境海洋中心及中油永安液化天然氣冷排水廠合作,成功建立孵化及魚苗銀劃養殖技術,目前首批三文魚幼魚體長已達20厘米以上。
冉繁華說,研究團隊掌握獨步全球的關鍵技術,三文魚魚苗孵化的時間可縮短為10天,創世界首例。他表示,首批三文魚預計在一年半後能成魚,但大部分會做為種魚,以加速達到百分之百本土生產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