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高中歷史課綱刪減中國史 惹去中國化疑慮

201707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台灣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公布的新課綱草案,遭外界質疑「去中國化」。(中時電子報圖片)
隸屬台灣教育部的「國家教育研究院」周一(3日)公布最新12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綱草案,未來中學歷史、地理教學將採取專題式教學。其中,歷史課程改分作「台灣、東亞、世界」3大部分,原有的「中國史」改列入在「東亞史」內;高中歷史的「中國史」篇幅更刪減至1冊,引來外界質疑有「去中國化」的疑慮。
研究院方面指,希望使用「分域架構」來規劃歷史課程設計,側重於教授結構性歷史變遷,將一改過去以時序來教歷史,改為採取「主題式教學」。以高中歷史為例,「中國史」被置於「中國及東亞的交會」主題中;國、高中地理科則分別將台灣置於「台灣與世界」及「世界中的台灣」。
教育部次長林騰蛟表示,當局會舉行網絡論壇及在各縣市辦公聽會,聽取各方意見,國教院課程審議委員會(課發會)修訂草案後,預計最快明年初交教育部課程審議會(課審會)審議,預定2019學年上路。
有台媒引述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王仲孚指,新課綱無法看到完整的中國歷史架構,「未來可能連『辛亥革命』、『八年抗戰』都看不到」,批評此舉是「去中國化」的思想改造運動。王仲孚認為「歷史是文科之母、教育是百年大計」,建議教育部應再研議。
對此,國教院課程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洪詠善解釋,新課綱是希望從人民、學生、台灣為主體的觀點出發,把生活經驗與社會現狀做連結。部分台灣學者如中研院研究員林滿紅,亦認同新課綱有助學生了解台灣的形塑、國際地位等,令他們清楚自己的「根源」,對台灣更有信心、真心愛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