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出彩虹】新例真的杜絕燉馬?還是肥中瘦下?

20210927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本來暑期已想談談馬會五班頭馬新例,但就認為先待一下,等思緒沉澱才作評論,現在覺得是時候了。
馬會設新例,五班頭馬只計2場,首先要知此條例目的是甚麼?理論上是杜絕燉馬風氣吧,但咩叫燉馬?部署一匹非五班實力的馬、在五班打橫行就是了,29分「有苗頭」、27分「無極戰士」那類大勝馬是嗎?這類只是遲熟,燉也不會燉到廿幾分就快淘汰,燉的意思是那類減到五班頂郁手、最後視對手如無物的超級馬,「皆大開心」谷草兜大圈仍能輕勝、「打鐵趁熱」落班即贏一條街,是不是例子?大家自行判斷。
幾位下游倉主何、鄭、高、霍,兵源卻少之又少,真的有閒情興緻擺隻馬燉足一季落五班,而非盡早交代?筆者認為值得商榷,引伸而論,細倉戰馬質素不高,尋常五班實力馬就是贏五班,何解要歧視唔計數?是因為其他倉燉馬而強加一條例,最終搞埋呢批辛苦贏五班嘅基層?
好了,此條五班新例一出,左右細倉部署,手頭只有五班實力又或是遲熟之輩,勉強在四班爭成績,另一邊一季贏三四十場唔憂新例的中型倉,少了一批對手在五班阻頭阻勢,反倒更安心落班掃貨,最終是不是肥中瘦下?同立例原意背道而馳?
就算撇除上述所講的,此新例旁人看在眼中也覺得苛刻,甚至是不近人情,一位練馬師16W中佔3、4場五班W,會很過份嗎?但新例上是不合格的。馬圈無錯是英雄地,基層不需要同情,但也要情理兼備。
香港贏一場馬,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大家也見識過剛剛周日賽事,就算做到足谷起晒狀態,但突然大利擺前,很多馬已失諸交臂飲恨而回,一場馬無論五班或一班,終究也不是易贏。再者,手執一批好馬,練馬師只順住做就贏到了,因為馬本身夠叻,那叫事半功倍,低班馬卻相對多奇難雜症,有時更考練馬師工夫,現時達標與否準則卻套在頭馬「等級」而非「數量」上,突然改遊戲規則,那場計、那場不計,是否公平?
這世界冇無緣無故的五班馬,那是必然的存在,金字塔總有頂尖一批也會有基層一群,換了另一批馬另一批人,分別真的很大嗎?還是破壞原有平衡,往後五班可能更易燉,質新馬則揠苗助長搞壞腳,新來的練馬師或者更差勁,沒有人知未來的事,也不是人人一擁而上練中高班馬就好,有的崗位就是做下難,做大夫接收問題戰駒醫頭醫腳,平實馬主也可養匹中下價馬志在過馬主癮,一場半場頭馬都開心了。百貨應百客,有時不要趕得太盡。■靈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