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當「沒有人坐」的高鐵實現盈利之後-鍾民杰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副研究員
2014081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京滬高鐵這條「沒有人坐」的高鐵,能夠盈利之背後原因是甚麼?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在年前接受媒體訪時就曾經說道:「我從這些事情上感覺到,這不是鐵路發展沒有達成共識,而是有相當一批人抓住每一個機會想辦法攻擊高鐵,貶低高鐵。」言猶在耳,在京滬高速鐵路通車營運將屆三周年之際,有媒體就以發車時間較的一趟高鐵動車組作為樣本,炮製出「高鐵上座率低」、「巨大的資源浪費」的言論及其變種作為賀禮。
一個月之後低調發佈的事實,卻壞了「輿論監督」的一番好意。京滬高鐵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海鋒早前在一個論壇中透露,最新數據顯示,京滬高速鐵路每天現金收入就超過一億元人民幣,正式成為中國第一條實現盈利的高速鐵路。在開通三年後即開始盈利,足可媲美被部分人稱為「無法複製之成功範例」的日本東海道新幹線。
這條「沒有人坐」的高速鐵路盈利背後,正正是迅速增長的客流數字。在京滬高鐵開通後的半年,全線日均發送旅客數目僅為13.2萬人次,而2012年這個數字已攀升至17.8萬人次。再一年過後,數字刷新為23萬人次。至今年上半年,全線日均旅客發送量就高達27.3萬人次,而38.2萬人次的單日歷史新高亦於期間的4月30日創下。
事實上,客流量至今已不成大問題,真正令鐵路營運機構費煞思量的問題之一是動車組總體數量不足。在新購列車交付之前,只能以提升設備使用效率為手段,發揮和維持高速鐵路運輸能力大、密度高的獨有優勢。已開始嘗試的有長途動車組新運行模式,全體旅客須在特定中途車站換乘另一趟動車,然後按票面原有席位就坐。雖然犠牲了一定的舒適度,卻能提高車輛周轉率。
高速鐵路網絡在中國鋪開已成為事實,亦已成為百姓生活的重要一環。關心國家發展的有識之士,理應有遠大的目光,在運用之道上多作有益思考,把高速鐵路的效用發揮到極致;對於因決策錯誤而導致成效不彰的線路,則需要總結經驗與教訓。圍繞片面的「客運需求」數字,爭論高速鐵路是否值得中國興建之類的問題,就留給過去的中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