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中國:蘇格蘭獨立對中國的啟示-梁逸飛 北京媒體人

20140917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為反對蘇格蘭獨立,英國首相卡梅倫甚至展開眼淚攻勢。
9月18日,蘇格蘭將就是否脫離英國獨立進行公投。這是英國的國家大事,英國女王、首相以及明星等都站出來勸蘇格蘭不要獨立,公投前請三思。首相卡梅倫甚至展開了眼淚攻勢,哽咽著說,蘇格蘭獨立將是一場痛苦的離婚。或許是這些溫情攻勢發揮了作用,日前蘇格蘭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反對獨立的民意稍稍佔據上風。
蘇格蘭獨立與否,其實跟中國沒有多大直接關係,甚至某種程度上說,一個被削弱的英國或許還有利於中國,至少分裂後的英國不會再在某些事務上指手畫腳了。但是,今年6月份中國總理李克強訪問英國時,當被問及對於蘇格蘭獨立的態度,李克強總理的回答出乎不少英國人的意料之外,「中國支持英國保持統一」。
不過,遺憾的是,李克強支持英國保持統一的立場,並未得到英國方面的真誠感謝,理性的英國人反而花了不少精力去尋找「中國支持英國統一」的動機。顯然,他們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他們認為:中國對國家分裂十分敏感,中國反對任何形式的國家分裂、主權不完整,因為中國國內面臨西藏、新疆、台灣等地區大小不一的獨立傾向。
客觀說,這確實是中國所擔憂的。中國之所以反對蘇格蘭獨立,就是因為自身面臨類似的地區分裂壓力。在當前中國政治家的眼中,國家概念始終高於民族概念,始終認為主權完整、國家統一是確保國際社會穩定的基石。
但如果英國人就此嘲笑中國,甚至向中國炫耀自己在處理蘇格蘭獨立問題上的方式十分文明,反諷中國在對待地區獨立傾向上採用的方式「野蠻」,那不僅冒犯了中國,還體現了自己的虛偽。在很多蘇格蘭人心目中,英格蘭人可沒有那麼道貌岸然。
為何這麼說?
首先,蘇格蘭獨立,跟中國一些地區的所謂獨立傾向,不具有可比性。蘇格蘭的獨立更像是要求更多的自治權,或者僅僅是為了滿足一下虛幻的民族心理。比如,蘇格蘭並不要求獨立後廢除英鎊,並且願意繼續留在歐盟與北約的框架下,蘇格蘭與英國其他地區的關係依舊。對此蘇格蘭的要求,英國反而加以拒絕。事實上,在當前英國的政治框架內,蘇格蘭原本就具有高度的自治權,此次蘇格蘭政治勢力所發起的獨立公投更像是求一個名分。何況,蘇格蘭處於一個單純的地緣政治環境中,獨立不會引發地緣政治調整動盪,更不存在敵視英國的區域外力量乘虛而入的情況,它始終都是歐美的「紅旗下的蛋」。
而中國所要面對的情況卻要複雜得多。簡單說,中國的西藏、新疆、台灣等地區的分裂傾向,都會涉及重大的地緣政治變化,會引來區域外力量乘機興風作浪。中國的地區分裂一旦成為實現,就會引發整個國家乃至區域的持續動盪。因此,兩者是兩種完全不同性質的訴求。
其次,英國人可能高估了自己的前景。在一些英國人看來,面對蘇格蘭獨立問題,英國表現得足夠紳士,議會中支持與反對兩方理性辯論,並未出現偏激言論,更沒有出現要「武力對付蘇格蘭獨立」的觀點,這值得英國人自豪。另外,學術界亦有一種觀點認為,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深入,國家概念會越來越弱化,民族權利、公民權利、人權等因素會越來越強化,絕對主權的概念已經落後於時代。
坦率說,上述這些觀點從學術的角度來看完全沒有問題。英國人在對待蘇格蘭獨立問題上表現出的足夠理性,確實值得稱讚,體現了英國社會的政治文明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但是,如果從長遠的角度看,英國人目前所炫耀的理性精神與政治文明,前景或許並不樂觀。中國有句充滿哲理的話:「物極必反」、「樂極生悲」。某種程度上,蘇格蘭獨立可能預示著西方一個黯淡的未來,促成這種黯淡未來的一個重要因素,很可能是毫無節制地濫用民主自由、民族獨立權利等價值原則。筆者一直認為,要實現民主自由有兩個相互支撐的前提條件:一是有秩序規則,二是利益空間足夠大。通俗點說,只有在蛋糕足夠大的同時,又按照公正規則分蛋糕,眾人才不至於刀叉相向,甚至把蛋糕打飛。很難想像,一旦蘇格蘭獨立帶來的負面效應超出了英國的承受範圍,英格蘭人是否還能保證現在這般紳士與淡定。
不過,蘇格蘭獨立這件事情,對中國還是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其中最重要的啟示就是,民族獨立與地區分裂傾向,可以採取一種更加溫和的方式加以控制。從英國人的經驗中,我們可以看到,比如,通過制度設計,尤其是經濟方面的制度設置,增大獨立的成本與風險;加快文化融合與心理認同,至少得有大家都喜歡的歌星與球星;另外,加快區域機制構建,將有關方面整合到地區性區域共同體當中,讓區域機制發揮一定的緩衝閥與穩定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