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情輝語:淺談中國人與諾貝爾獎-馬豪輝 全國人大代表

2014110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官方強調的紀律性與服從性,標奇立異很容易被標籤「異類」,無疑扼殺了個人的創新思想。圖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領獎時的情況。
2014年諾貝爾獎名單上月揭曉,沒有華人獲獎,並一如往屆和平獎得主備受矚目,由17歲的巴基斯坦少女馬拉拉‧尤薩夫扎伊(Malala Yousafzay)以及印度兒童維權人士凱拉什‧薩蒂亞爾(Kailash Satyarthi)共同獲得。諾貝爾獎至今有113年歷史,是目前全球最受公認、最有影響力的獎項。醫學、物理、化學等科學範疇的評選比較客觀,整體尚算公平,惟和平獎仍具濃厚的政治色彩,過往不少得主均是高知名度的政治人物,例如緬甸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姬(1991)、南非已故前總統曼德拉(1993)、美國總統奧巴馬(2009)。
據統計,撇除經濟學獎,截至今年有801位諾貝爾獎得主,當中僅有11位華人(佔1.4%),包括物理學6人、化學和文學各2人、和平獎1人,醫學範疇仍然「捧蛋」。進一步分析不難發現,只有兩人在獲獎時擁有中國國籍,分別是2012年文學獎得主莫言和2010年極具爭議的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其他尤其科學範疇的華人得主大部份為美國籍。
中國國力的提升,除了經濟層面,也體現在世界競賽中的表現,在奧運會上所獲金牌數量已經超英趕美,太空技術也有所突破,卻偏偏在諾貝爾獎方面大幅落後,尤其在科學研究領域,至今仍未有土生土長的中國人獲獎。能否在未來五十年有零的突破,沒有人說得準,但相信13億人民都期待看到有土生土長的中國人獲獎。運動健兒可以從小培訓;太空技術可以鑽研;諾貝爾獎科學家是否也可以藉時間培養而收成?
筆者不是科學家,難以專家身份作出評論,只能淺談一點個人看法。中國科學技術向來落後,歷經十年文革浩劫之後,情況更糟糕,近三十年才開始急起直追,近年每年投入科研的經費增幅幾近兩成,2012年就投入了約10240億元,相等於約兩成的經濟生產總值。而隨著改革開放,內地社會面貌與氛圍逐漸開放,不再是一個魯迅筆下的封建社會,今時今日的中國人已不會有人相信血饅頭可以醫治癆病。
然而,科學研究講求的是一種挑戰精神包括挑戰權威,雖然中國社會有所進步,但以統一思想為主導的教育制度與政治體制卻維持不變,官方強調的是紀律性與服從性,甚至所謂凡事以大局為重,標奇立異很容易被標籤「異類」,這種思維無疑變相扼殺了個人的創新思想。在中國出生成長的科學家,在上述的環境中成長,思維方面實難以有突破,也注定較難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