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悅人生:逆境自強──香港精神的重新喚醒-寬運法師 香港西方寺住持
2014122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近年香港社會矛盾日益加深,有必要重新喚醒香港精神。
近期由於「爭取民主」事件的影響,社會一度出現紛爭、不安的混亂局面。經過兩個多月來的爭辯、紛擾,期間引發各階層人士無數次的反省、檢討,目前社會雖已回復原來的平和秩序,難得市面上重現寧靜的現象,然而所謂「痛定思痛」,身為香港人的我們,是否能從這次事件中,獲取深刻的經驗與教訓?
古語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意指假設一個人經常處於安樂的生活中,不思進取,沒有憂患意識,就會走向滅亡。因此,憂患與動亂,許多時候,更能激起我們奮發的力量。
從中國歷史上看,自孔子以來,儒家學者多對社會政治抱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憂患意識。這種「憂患意識」,就是對天下國家抱有一種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在佛教而言,這就是「悲天憫人」的濟世情懷。
靈活應變、自強不息
可是時至今日,這些中國傳統的優秀文化精神、道德意識,已日漸被世人所遺忘;社會價值混亂,人心被物欲、謊言所迷惑;年青人認不清生命的目標與方向,因而社會問題日漸叢生,且情況日益嚴重。然問題的癥結到底在哪裡?我們有否好好地、認真地思考過?
眾所周知,香港經歷數百年的發展,從一個貧瘠的小漁港,發展成今日國際知名的大都會,所憑藉的是什麼?就是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我們稱之為「香港精神」:香港精神也就是一種刻苦耐勞、勤奮拚搏、開拓進取、靈活應變、自強不息的精神。是香港長盛不衰的力量之源,也是香港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多少老一輩的香港人身無分文,白手興家,發揮其聰明才智,歷盡千辛萬苦,創造了今天的輝煌業績。今天的香港,面臨各種新的危機與挑戰,需要正是這種香港精神。
但近年香港社會矛盾日益加深,我們似乎感到香港精神已變質,不少人擔心香港優勢不再。其實香港精神一直存在,但實有必要重新去喚醒。記得首任香港特別行政區長官董建華先生在十多年前(二零零二年二月)接受傳媒訪問時說過:「我在一九九六年參選的時候,勾劃了香港廿一世紀的藍圖:將來的香港是一個安定、公平、民主、有愛心、方向明確、目標一致的社會,一方面鼓勵自強不息、靈活應變的精神,另一方面照顧老弱無依。未來的香港市民,將會更富足、更知書識禮;我們對回歸後新的身份及擁有中國的根源,感到很自豪;我們立足香港,背靠祖國,放眼全球,對前途充滿信心。」
看到這段說話,反觀現時的社會狀況,我們會否感到失望與氣餒?
當時董建華先生以個人行事方針為例,語重心長地為我們香港指出了一個很好的、利國利民的政治方向,他說:「我做每一件事也是以香港市民整體的利益為依歸的,大公無私地作出決定。在香港做任何一件事,要考慮到整個國家的利益,而事實上國家的利益與香港的利益其實是很一致的。所以在這個大前提之下,『一國兩制』可以落實,中央對我們是很有信心的,十分之信任我們的。」
他這番說話,關鍵性地指出了「國家的利益與香港的利益其實是一致」的觀點,如果今天我們追求民主、法治的「熱血」人士,真正能明白並掌握這一點的話,許多的紛爭乃至矛盾,自然就能化
解、消除。
借古鑑今、逆境向上
(一)佛經中的智慧:
現時社會上各種問題的產生,究其原因皆由人心日漸變質、變壞所引致,如《佛說孛經鈔》中所說「天下有四種自壞之事」:
第一、樹上的花果太繁多了,會還自折其枝。
第二、毒蛇口中含毒,反戕害自己的身軀。
第三、國家輔相不賢,反害及國家。
第四、人不做善事,死後就會墮入地獄。
這四件事說明,一切事物都是先從自身壞起,雖然外在有許多的壓力、矛盾或衝擊,但是如果它的內在沒有改變,也就不會繼續惡化;比如一個水果的腐爛,往往都是由它的中心開始發展出來;一個人行惡的情況,其實也是一樣,所以經上說:「惡從心生,反以自賊;如鐵生垢,銷毀其形。」不過,更重要的是:「善從心起,自福其身;如珠現光,還照珠體。」所以「君子尚反己,而不怨天尤人」。如在今天社會裡,能時刻覺察、反省自己的過失,就是一個諸惡不作、眾善奉行、奉公守法的好公民。
與此同時,佛教更提出了「四不壞淨」亦即「四不壞信」,也就是對「佛、法、僧、戒」四種堅固的信心。如果我們有了堅固的信心,那麼在社會上為人處事,乃至是工作、讀書,自然是不怕挫折、經得起考驗,無往而不利。
(二)人生的考驗與逆境中的應變能力
不過,無論是社會、人生,風平浪靜、一帆風順固然是最好的,但許多時候,逆境的考驗與磨練卻是必需的,因為在逆境之下,才可以鍛煉成才,為社會的發展作出每個人應有的貢獻。例如我們現在有些青年埋怨家庭條件差、社會不給予機會,對自己的成長和發展不利,這也許是事實,但環境只是客觀因素,能否成才的關鍵在於自己是否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和為理想而奮鬥的拼搏精神。「人才」這頂桂冠,它對人是有一定選擇性的,它並不是只給那些條件優越的人們;在逆境下,只要我們有著正確的目標、宏偉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將來的成就自然決定能擁有!
因為,「逆境」是促使人們奮發向上的動力,是鍛煉人們意志的洪爐。所以,我們在逆境中要學會勤奮與珍惜;珍惜每一個進步的機會,在勤奮不息的爭取中,從而達到理想與目標。所謂借古鑑今,我們可以古人勤奮向學、最終成功的事例作為說明,如以下幾個歷史故事:劉勰佛殿借讀、匡衡鑿壁偷光、車胤囊螢夜讀、范仲淹斷齏劃粥、歐陽修刻苦練字、司馬光警枕勵志、閻若璩口吃成大器等。
(1)夜深了,佛殿裏忽然傳來朗朗的讀書聲。小和尚們嚇壞了,以為裡面有鬼,立刻報告給老和尚。於是,老和尚帶領小和尚捉鬼,沒想到「鬼」原來是一個叫劉勰窮孩子,他在借佛燈讀書哩。劉勰幼年喪父,篤志好學,但家貧無錢娶妻,所以依止僧祐法師,在佛寺裡借住,經過十多年刻苦向學,逐漸博通佛教各種經論,並參加整理佛經工作。劉勰又精通儒家經典,對孔子學說十分崇尚。後來進入朝廷工作,深受當時的昭明太子蕭統所器重。晚年出家為僧,法號慧地,不久即逝世。著有《文心雕龍》,成書於齊末,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傑出的、有系統的文學批評專著。劉勰因而成為歷代推崇的偉大文學家。
(2)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借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3)車胤,字武子,晉代南平(今湖北省員警市)人,從小家裏一貧如洗,但讀書卻非常用功,」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車胤囊螢照讀的故事,在歷史上被傳為美談,激勵著後世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
(4)范仲淹生於北宋時代,從小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省吃儉用。終於,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寺院長老,長老送他到南都學舍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樸的生活習慣,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經過刻苦攻讀,他終於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教育家。
(5)北宋大文學家歐陽修,自幼天資過人,但是由於家境貧寒,家裡無錢買紙買筆,歐陽修的母親鄭氏為了讓兒子習文練字,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用荻草代替毛筆教小歐陽修寫字。歐陽修勤奮刻苦,練成了一手好字,成為遠近聞名的神童,而這種刻苦精神也影響了他的小伙伴李堯輔,將李堯輔帶上好學之路。
(6)宋朝的司馬光,小時候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受盡了老師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老師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圓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起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7)明末清初著名的考據學家閻若璩小時候是個口吃的孩子,常受到大家的嘲笑和欺負,在母親和老師的鼓勵下,閻若璩憑著勤能補拙的精神,刻苦讀書,付出別人幾倍的努力,趕上了正常的同學,此後,閻若璩仍舊憑著這股好學肯吃苦的精神,成為了著名的學者。
古今中外有關於逆境中發奮圖強、苦學成才、成功的例子,實在是多不勝數。我們看了這些故事,是否有所啟迪、有所反省?請那些在逆境中成長,在艱難困苦中生活的人們,特別是青少年,不要悲傷,不要抱怨,不要被事物的假相所迷、不要追求虛無不實的夢想,而應腳踏實地展開自己的雙臂,去奮鬥,去創造!如果香港每個人都能擁有這種刻苦、忍耐、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相信香港社會的未來必然更加光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