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悅人生: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寬運法師 香港西方寺住持

2015040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佛教認為,一切煩惱、欲望和罪惡皆根源於對自我的執著。
面對五光十色的世界,人們總容易被「色」所迷、所惑、所誤、所累。由於「迷惑」,所以看不清事物的真相,因而形成很多的顛倒妄想,由妄想而產生種種顛倒的行為。社會上每天層出不窮的惡行,乃至傷風敗德之事,實在是屢見不鮮,如數天前,一對內地來港就讀大學的青年男女,為慶祝男方19歲生日,相約女方及數名同學到學園鄰近的酒吧飲酒作樂,直至凌晨,二已人半醉狀態,男方欲送女方回宿舍,女方始發現掉失了學生證,無法進入;二人只好坐在校門外路旁聊天,由於酒精的作用,二人情不自禁,竟發生男女之事。期間行為遭路人拍攝錄影並瘋傳於網上。此事驚動保安人員報警始獲停息。二人行為,大膽程度,令人瞠目結舌,無怪乎善良正義之士不禁大歎:「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因此,佛教就是教人要「自淨其意,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要被眼前的色相或激情所惑,做到「觀色悟空」,如此才能認識真我,乃至體悟事物的實相,從而擺脫欲望與執著,活出生命的真價值與意義。那麼,以佛法來說,什麼是「色」?什麼是「空」?
一、佛法所說的「色」與「空」關係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佛教裏有一部《心經》;經中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色」、「空」二法,亦即「有」、與「空」,可以說佛法的核心思想。
「色、受、想、行、識」在佛法裏稱為「五蘊」;「蘊」是聚積、累積的意思,也就是五種會在我們身心造成累積的狀況。
所謂「色」,指的是一般的「物質」,例如物體本身以及顏色、大小、粗細等等。所以「色即是空」的意思就是說:「一般物質不可能恆常不變,它是由很多原因與因素所造成的,所以具有「空」的特性。(但是「空」,並不等於沒有。)」
「受」,是指身心的感受。「想」,是內心的思考、思維。「行」,是行動。「識」,即內心底層的作用。
那麼,「色」與「空」是怎麼樣的一種關係?就世間人所認識的「空」,是指空間、虛空;而「色」則是質礙的。兩者是相反的性質,那麼,佛法為何說「色不異空」呢?
由緣起無自性說,一切物質、現象的生起,都建構在因緣、條件之上;而凡是由條件所組成的,就必然是無常的、遷變的,這種無常幻化的現象,佛法就稱之為「空」的現象,也就是說,其中並無獨立的、永恆不變的性質。比如人的身體,由地、水、火、風等「四大」所組成,一切意外、生病、老化、死亡,都是無常的顯相。
心理的苦樂憂喜,也同樣建構在緣起中。由此可見,「色」並非獨存的性質,而是由緣所生,也就是緣起的、遷變無常的,所以是無自性空,是「緣起性空」,所以說「色不異空」──「不異空」就是沒有獨立、永恆不變的性質,所以其性本「空」。然空不礙有,有不礙空;真空顯妙有,妙有見真空。
二、離世俗諦,不得第一義諦
禪宗裏有一個公案:一個小和尚剛出家,出家以後就學《心經》;他在讀《心經》的時候產生了一個疑問。《心經》上說,「無眼、耳鼻、舌、身、意」,於是他就把自己身體上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摸了一摸,感覺都宛然存在。然後他就問師父:「師父啊!我的眼、耳鼻、舌、身、意不都是好好的嗎?為什麼《心經》上說無、眼、耳、鼻、舌、身、意,這是什麼道理呢?」老師父見到小徒弟這樣發問,覺得這個小徒弟將來一定會成大法器,成為人天師表,弘揚佛法,利益眾生。為什麼呢?他一接觸佛法,就在觀照,就在思考,就在對人生產生種種疑惑。這是學佛最基本的正確態度,所以老師父就介紹小徒弟到另一位高僧那裡去學習佛法,參禪打坐,讓他真正能夠明白「無眼、耳、鼻、舌、身、意」真正的道理,也就是「空」的道理。作為修行人必須對空,也就是勝義空有真實的體悟。
佛陀之所以說無常、無我的「勝義空」,是對執著世間為實有的眾生而說的;目的令眾生悟入世間無常,四大無我,明白色空不異之理。
因此,站在佛法的最高層次而言,「空」與「有」其實是一體的,在名言上假名說空,就不能離開現象而說空,若離開了緣起而說空,則是斷滅空;離開了緣起,也就無空性可言;這也是所謂「離世俗諦,不得第一義諦」、「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之本意。
所以,大乘佛法在「空」、「有」上,都立論於「空有無礙」,「空有不二」,「即空即有」。如馬鳴菩薩的《起信論》,用「如實空」與「如實不空」來描述真空與妙有。《中論》則說︰「緣起即是空,即是假名,即是中道義。」緣起即是空,亦即色即是空;《中論》是站在破執的角度上立論,不執有、不執空,不執兩邊的中道觀。
又如永嘉禪師《證道歌》說︰「真不立,妄本空,有無俱遣不空空。」就是空有俱遺,不立兩邊。《楞嚴經》則說,四大、五蘊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又說︰「性色真空,性空真色。」可以說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最佳詮釋。
三、「空杯心態」與「石頭湯」的故事
不過,對一般人而言,「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道理實在是太抽象、太難明了,所以下面為大家說兩個故事,希望能為大家帶來一些生活上的啟發。
1.空杯心態
古時候,有一個佛學造詣很深的人,聽說某名山一個寺廟裏有位德高望重的老方丈,前去拜訪。到了山上,進入寺裏以後,先是老禪師的徒弟出來接待,他感到非常的不高興,心想:我是佛學造詣很深的人,也算小有名氣,方丈卻派個小沙彌來接待,實在太看不起我了吧?後來老方丈終於出來了,他對方丈表現得十分不滿,態度傲慢。可是老方丈還是非常恭敬地親自為他沏茶,但在倒水時,明明茶杯已經滿了,老方丈仍然不停地倒。他不解地問:「大師,為什麼杯子已經滿了,您還要往裏倒?」大師說:「是啊!既然已滿了,幹嘛還倒呢?」老方丈的意思是說,既然你已經很有學問了,幹嘛還要到我這裏來求教?
這就是「空杯的心態」的起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的最大前提必先要有好的心態。如果我們想學到更多的學問,想要學習更多好的經驗,就必先要把自己想像成「一個空著的杯子」,而不是驕傲自滿。唯有「空」的杯子才能將更多的東西放進去。「空杯心態」並不是完全的否定過去,而是要懷著否定或放空過去的一種態度,去融入新的工作環境、新的事物,這樣才能承擔更多、獲得更多。
2.「石頭湯」的故事
「石頭湯」是歐洲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流傳著不同的版本。
在與佛教有關的版本中,講述三個雲遊四方的僧人,一天路過一個村莊化緣。那個村莊曾經飽受饑荒、洪水和戰爭,所以人們都很冷漠,互不關心,甚至還懷疑自己的鄰居。僧人來到村裏後,村民們都躲進家中,從窗門縫中窺看,沒有一個人肯出來迎接。
望著空無一人的村莊,饑腸轆轆的僧人,終於想了一個妙計。他們歡歡喜喜地找來三塊石頭,仔細清洗乾淨後放入一口大鍋內,架起一堆柴火,開始煮它。所有村民都感到非常困惑。最後,一個小女孩終於忍不住,走出家門好奇地問:「你們煮石頭幹什麼?」三個僧人很認真地回答道:「我們打算煮一鍋香美的石頭湯。當然,若再加一點鹽和胡椒其他的,那味道就更不同了!」小女孩立即回家拿來他們想要的東西。
僧人們嚐了一下石頭湯後,自言自語地說:「要是再加一點胡蘿蔔、捲心菜、土豆、香菇……那會更好了!」奇特的石頭湯引來村民們的好奇與注意,他們不自覺地拿出家裏有的東西,加入湯鍋中,石頭湯變得愈來愈香,愈來愈美味了……一鍋神奇的石頭湯終於煮成了!村民們與三個和尚一起品嚐著奇美無比的石頭湯,心中升起一種從未有過的愉悅。
讀完這則故事,大家是否能聯結到《心經》中「空即是色」的道理?產生世間萬物的各種「條件」也就是「因緣」,本來就存在於宇宙間,如何能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方式,把相關聯的條件組合到一起,從「無」到「有」,由量變到質變,促成有意義的事物產生,自利利他,造福廣大的民眾,需要的不只是聰敏才智,而是佛法所說的「智慧」。
結語、佛法「空」的智慧
人最大的特點是處處以自我為中心。從佛法修行上說,行者必須要「照見五蘊皆空」──這種「空」的智慧,就是要破除「我執」。佛教認為,一切煩惱、欲望和罪惡皆根源於對自我的執著。如果一個人凡事總為個人得失著想,他的生活必然是痛苦的。相反地,如果一個人處處為他人著想,很少考慮自己,他的生活自然會過得很快樂、很開心。
我們都知道世界是無限的,宇宙是無窮的。那麼,人是否具備認識世界和宇宙的能力呢?佛法認為,我們的心也是無限的,若能開發出心性中無限的層面,自然就可以認識無限、達到無限。但無始以來強烈的「我執」,卻使我們的心從無限變成有限。
因此佛教教導我們對「空」的認識,目的就在於幫助我們打破「我執」,使有限回歸無限。因為「我執」,使人世充滿了無盡的煩惱和痛苦,一旦打破「我執」,生命就會回歸到原初的自然狀態,成為一個自由、自在的生命。佛陀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成佛,就是開發生命中本具的無量智慧與光明。這才是生命最高的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