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夜雨:新鐵幕落下了嗎(上)-吳戈 國際時事軍事評論員

2015051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俄羅斯恐怕不能與出席紅場慶典的21個國家組成一個新陣營。
在遭到西方普遍冷落的情況下,俄羅斯能否與出席5月9日紅場慶典的21個國家組成一個新陣營?
恐怕不行。首先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不是合格的國家,要排除;塞爾維亞和波黑塞族共和國還是算一個比較好;
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算俄羅斯準盟友,要說陣營已有雛形,但中亞五國中的另兩個明顯冷淡,中、俄對五國也存在爭奪;
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波黑、馬其頓、蒙古、越南和印度都主要是蘇聯傳統關係的延續。後三國更有地緣上與俄羅斯聯手防範強鄰的傳統需要,但近年也極力從西方獲取安全保障;
塞浦路斯和巴勒斯坦則是需要俄羅斯的政治支持;
中國、南非、印度與俄羅斯有金磚之誼,但加上巴西在內,這一機制無法與二戰遺產聯繫,政治和安全共同利益也不大;
中、越、朝、古四國與俄羅斯保持親密,但已與社會主義無關,其中朝鮮這次還有意放了俄羅斯鴿子。實際上這次閱兵的檢閱台就搭在列寧墓前,但將後者用巨幅背景徹底遮擋起來。即使對前四國,共同政治制度在雙邊關係上的凝聚力也很小;
中國、哈吉塔三國、南非、委內瑞拉、津巴布韋、古巴與俄羅斯,有威權主義9國抱團取暖之意,但即使算一個集團,除中、俄各自有些份量外,其它的實力上誰也難當一面,而且在地緣上中俄尚有一點互靠之利,其它幾國雖各居要地,卻堪稱東鱗西爪,不免零星。
這樣一個集團內部,最醒目的區別是極權與威權。二者看似異曲同工,其實區別還是很大:中國(以及朝鮮)最為接近前蘇聯式的極權體制,其餘均還有形式上的民主。這9國中最引人注目的幾個,特別是中、俄,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統治者/集團將自身利益放在首位,同時試圖依靠國家主義、個人集權和對外民族主義狂熱等手段實現「富國強兵」,以此作為統治永續的基本保障;這一企圖實現得並不順利,國內社會被煽動起來的「非強不可」的狂熱變成不擇手段、窮兵黷武,卻始終缺乏在當代世界領先的精神和技術實力,只能自欺欺人、欺軟怕硬,在國際上日漸孤立;而越失敗和孤立,越需要不顧經濟對外依存度,強化外敵威脅,懷念舊時武功,美化強權專制,甚至以愛國大棒消滅異議。
當上述企圖遭遇現實挫折後,對舊時武功和歷史爭議的借題發揮成了補救的重要工具。這也體現在紅場閱兵後的「不朽軍團」遊行中。與歐美與德日之間已化解歷史問題,共同紀念反法西斯事業和雙方戰爭死難者不同,俄羅斯所刻意懷念的蘇聯在作為反法西斯同盟成員的同時,本身也是與法西斯異曲同工的專制暴政,這段歷史本已被俄羅斯人民拋棄,卻被統治者悄悄撿拾。從遊行結束後被隨便丟棄的照片來看,既有衞國英雄,也有貝利亞之流,可見對歷史的人為利用十分拙劣。從近年的現實來看,原本已經擺脫的蘇聯包袱被自以為是地利用,為俄羅斯帶來的制裁和孤立幾乎接近蘇聯時代。
然而此時中國的投靠為普京送來了最大的籌碼。正在刻意利用日本侵略罪責爭端以強化執政黨歷史功績,加持政權永久合法性的中國官方,顯得極為向往蘇聯的意識形態和制度。這雖與普京的底限有分歧,但雙方在利用歷史的共同需要上年初就達成了一致。為此中國不顧與自己瓜葛不大,先同蘇德戰爭硬扯上密切關係,甚至不惜美化蘇聯在抗日戰爭中的種種自私和劣跡,也要為自己下半年借抗日大戲抬升本黨威望換來捧場者。
不過,中、俄的基本盤並不相同。儘管中國急需穩定大局,但也連俄羅斯現有的民主也不敢搞;普京儘管急需中國這種浮腫的富裕,也不敢以全盤重回蘇聯意識形態與中國增加共同點。而且,中、俄誰當盟主的爭端,在欲言又止的上合組織就潛藏了,在亞信、金磚、亞投行和一路一帶等一系列場合都只會加劇。更何況,朝鮮在此次慶典的缺席,是對意識形態同盟最有力的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