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悅人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社會安老問題的省思-寬運法師 香港西方寺住持

2015053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尊敬老人,孝敬父母,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近日香港某私營護老院,被揭發住院長者被脫光衣服在露天平台等候洗澡後,事件惹來全城熱議。勞工及福利局表示對事件感受很深,事件不應該發生,院舍職員亦不應如此對待長者。涉事護老院即時回應刊登半版廣告,指院方責無旁貸,承諾日後改善服務。今次事件反映現時社會安老服務,潛在問題甚多,值得港人作更深一層的檢討與反省。
一、安老、養老、護老、敬老
記得九七年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發表其首份施政報告,當中有關照顧長者的部份,成為日後特區政府老人政策的藍本。董先生提出:香港的老人政策應該以「老有所養、老有所屬、老有所為」為目標。綜觀過去多年來政府為老人所做的工作,確是沿著以上三方面展開,而且亦有一定成績,政府的努力值得表揚。
自90年代初起,政府原計劃逐步興建合規格之集養老、醫療、護理於一身的綜合安老院,以迎合社會日漸老齡化之需求。唯因90年代中以後,大量商場酒樓倒閉,轉型為私營安老院;政府為節省資源,故向此等安老院買位,以解決老人長久輪候入住的困難。在買位安置的情況下,不少老人被迫入住市區院舍之中,無疑是另一類劏房。由於這些私營安老院規劃及經營手法不一,故有關院舍運作管理方面,問題多端;近年政府雖一再立例,卻仍無法全面監控。由於香港地狹人稠,一般家庭生活空間有限,故必須將年邁父母送往安老院入住,委託護理人員代為照顧,為人子女者無法克盡孝養父母的責任;由於申請政府或社會福利署資助之安老院,排期輪候時間甚長,大部份老人急需照料,故只得入住較方便或家庭經濟能力所能支付之私營安老院,家人深感無奈。
筆者多年來對安老問題甚為關注,先後向政府部提出若干建議,
如針對長者住屋問題,尤其是孤獨無依者,政府必須積極應對,先給予住屋安置。因此,在中港邊界利用較廉價之國內勞工及建築物料等,或在本港鄉郊之地,計劃性地營建老人村、老人社區、長者屋等,一直是我們希望政府盡快落實的硬件配套。長者村內、社區內能讓一些有需要的長者聚居,他們可以有自己的生活模式,當然,這些建築物在設施的設計上,必須符合長者的生活要求,附近醫護的配套服務亦必不可少。至於相關的長者活動,也可由社工統籌,集中處理,從而讓社區內的長者受惠。同時,由機構提供服務,政府亦可提供就業機會予社工、活動助理等,可謂一舉兩得。
除硬件及配套以外,敬老、養老還須從家庭做起,中國人在這方面有很多古老智慧,值得溫故知新。曾子說:「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祭義》)也就是說,孝有三種等級:最上等的孝,是使父母得到天下人的尊敬;次等的孝,是不辱沒父母的名譽;最下等的孝,只不過是能養活父母而已。
孔子亦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
何以別乎?」意謂現在的孝順,只是能贍養老人。即使是犬馬,都會
得到飼養。不敬重,有何區別?」
由此可見,一個人在奉侍自己父母之時,不能僅僅去奉養,還應讓他們活得有自己的尊嚴,不受輕慢;所以,最好的孝敬就是尊重他們、理解他們,讓他們生活得有尊嚴、有價值、有意義。若對老人不敬重,人與犬馬又有什麼分別?
二、「孝道」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尊敬老人,孝敬父母,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漢至宋,中國蒙童先讀《孝經》,次讀《論語》;「孝」是人類的一種基本自然感情,對父母的生育培養,身為子女者必須要生起感恩與報恩之心、孝順之情。正如《孝經.開宗明義章》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
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由此說明了「孝」是立德之本。也正因為如此,儒家特別提倡「孝親」思想。並認為這是家庭穩固、社會安定的重要因素。
而佛門亦特重孝道。如《大集經》云:「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四十二章經》云:「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二親,二親最神也!」《睒子經》云:「佛言:使我疾成無上真正道者,皆由孝德也。」《末羅王經》云:「從地積珍寶,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不如供養父母。」《忍辱經》云:「善之極莫大於孝,惡之極不孝也。」
故佛教徒們將《孝經》刻於「聖跡」中,而佛陀本身更是一個奉孝至上的人,堪稱孝道的典範;佛教的入世精神逐步趨向於社會孝道的習尚,從而更深刻地滲入到中國文化之中。
父母恩重難報
佛陀一生之中,曾說了很多關於孝道的經典,如《佛說父母恩難報經》、《佛說孝子經》、《佛說盂蘭盆經》、《佛說睒子經》、《佛說報恩奉盆經》、《方便佛報恩經》、《地藏菩薩本愿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父母恩重難報經》等等。
如其中的《佛說父母恩難報經》中,佛陀講述了母親於子女的十大難報重恩。這十大難報重恩是:第一、懷胎守護恩;第二、臨產受苦恩;第三、生子忘憂恩;第四、咽苦吐甘恩;第五、回乾就濕恩;第六、哺乳養育恩;第七、洗濯不凈恩;第八、遠行憶念恩;第九、深加體恤恩;第十、究竟憐憫恩。
所以佛陀強調父母恩深難報云:「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繞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後略)」
以上的經文,說得非常的深刻。試想我們每一個人,從出生到成人,父母對我們的照顧都是無微不至,百般呵護,萬般寵愛的;如果我們有一點點的不適,無論是著涼、受熱,或是生病,甚至是情感上遭受挫折,生活中的不如意、不快樂,父母總是如臨大敵一般,盡自己取大的努力,盡一切的所能,給予我們最好的關懷和照料,付出了無數的精神和心血,所以我們為人子女者,應當知恩、感恩、報恩,對父母恭敬孝養,盡自己的能力,令他們生活得安樂、幸福,以此來回報父母的養育恩情。
2.歷代高僧的行孝事蹟
中國凈土宗第八代祖師,明代高僧蓮池大師曾說:「人子於父母,服勞奉養,以安之,孝也;立身行道以顯之,大孝也;以念佛法門,俾得生凈土,大孝之大孝也。」因此將孝道分為世間及出世間兩種:「世間之孝,一者承歡侍彩,而甘旨以養其親;二者登科入仕,而祿以榮其親;三者修德勵行,而成聖成賢,以顯其親,是則世間之所謂孝也。出世間之孝,則勸其親,齋戒奉道,一心念佛求願往生,永別四生,長辭六道,蓮胎托質,親覲彌陀,得不退轉,人子報親,於是為大。」
大師還在其著作《緇門崇行錄》中記錄了一些得道高僧行孝的事跡,如:道紀法師:他每次講經都挑著他的母親和經典、佛像等等。他說:「我要親自供養母親,因為這個供養功德和供養登地菩薩一樣。」母親的衣服、飲食、大小便都是由他親自為母料理,從不麻煩別人。有人要幫他忙,他拒絕說:「這是我的母親,不是您的母親啊!我們人的肢體,只不過是四大的假合,因為它才有許多累贅和痛苦,我也不例外。有身體就有痛苦,就讓我來辛苦吧,何必勞動別人呢?」
慧斌法師,父親名朗,在朝為官,年紀很老快就一百歲了;斌法師敬愛其父,覺得沒什麼可以報答父親的恩德。只好在汶水南面,都城大通道交會處,鑿建一口井,供四方人使用,用此功德迴向以報答父恩。並且樹立一個碑銘來作紀念,有「殷憂暮景,見子無期;百年幾日,對此長悲」之句。
子鄰法師,他的母親不信三寶,不讓子鄰法師出家;鄰師逃離家門,到東都,依止廣愛寺慶修律師出家。一天晚上,夢見岳帝告訴他說:「您母親死後墮落地獄,現在受各種苦楚。」鄰師悲哭請求岳帝告訴他免除母難的方法。岳帝說:「您可到阿育王寺,禮拜佛陀舍利塔,大概可以拯救她。鄰師於是到阿育王塔,哀泣禮拜;拜到四萬拜時,忽然聽到空中有人叫他名字,抬頭見母親向他謝道:「承蒙你禮佛陀舍利塔的功德力,我得以往生忉利天了。」
陳尊宿(尊宿者,受比丘戒四十夏以上,尊稱為「尊宿」),死後追封號道明法師。他曾住持觀音禪院,常住常有百多人,後不再領眾,進入開元寺一個房子裡,做蒲草鞋,擺在路旁賣,所得奉養母親,人稱為「陳蒲鞋」。
道丕法師,逢長安兵亂,丕法師無家可歸,於是背著母親逃入華山,住在山洞裡。乞食供養母親,自己不吃,讓母親得以吃飽。之後到霍山,因虔誠誦經而尋回戰死沙場父親的骸骨,令其得以安葬。
頤禪師,深信凈土,二十九歲拜長蘆法秀圓通禪師剃度出家,後來參研佛理,了明心地。把母親接到自己方丈室的東側一室,勸母親落髮,除奉養飲食外,勉勵母親念佛,後來他母親終於無疾病安祥往生。
佛教徒們以「孝親」這一最基本的倫理行為作紐帶,引經說孝,不僅廓清了因教義上「棄世出家」而帶來的「無父無君」等誤會,使中國社會各階層增進了對佛教的親近感,使「孝道」以更浩大的聲勢廣布於僻遠鄉野與尋常巷陌。
三、人生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麼?
由此可見,對長者即老人的尊重,就是對生命的尊重。老年人們為國家、子女辛勤勞動了一輩子,為社會和家庭作出了一定貢獻,並且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以自己的行動為兒女們做出了榜樣。是故尊老、敬老實乃天經地義之事。
因此,以世間法而言,敬老至少有兩層含義,一要尊重,尊重老人的文化知識、社會經驗;尊重老人意願、習好。二是關愛,唯有愛心與關心,方能體察老人的苦衷及內在感受,真正做到無微不至、體貼關心。所以要做到敬老、護老,孝心與關心兩者均不可或缺。
而社會上經營安老服務行業者,亦應抱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理念,以「愛心」、「關懷」為服務宗旨,雖收取合理的服務、食宿、醫療等費用,但必須懷有一顆慈善之心,誠意為照顧老人提供優質的服務。我們要令老人活得健康、快樂並且有尊嚴;不要讓被照顧的老人,無奈地順著護理人員的「擺佈」或「指令」去生活,而是倒過來順著老人的身心需求,提供適切的護理及照料。
據說美國著名企業家、軟件工程師、慈善家比爾蓋茨,早年,他與保羅·亞倫一起創建了微軟公司,曾任微軟董事長、CEO和首席軟件設計師。現任美國泰拉能源公司董事長。一次在飛機上接受義大利《機會》雜誌記者採訪。記者問:「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麼?」比爾蓋茨回答說:「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於孝敬父母!」為什麼?怕就怕「子欲養而親不待也」!
我國南宋大詩人陸遊有詩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意思是說:樹木想要靜下來而風卻不停息;子女想要盡孝,而父母卻已不在了。所以,古人有謂:「平時一碗米粥、熱湯,勝過墓前千杯供奉;平時一句愛心問候,勝過墓前淚灑千行。」
因此,要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安、老有所樂,為後輩者必須要做到有所敬、有所孝、有所愛。沒有後者,前者從何談起?
曾子說:先王用來治理天下的有五條:尊崇道德、尊重地位高的人、尊重老人、尊敬長者、慈愛年幼的人。以上五項德目的確切實行,就是先王安定天下的原因。今天我們提倡「孝」,不僅要父母住好、吃好、穿好,而且還要敬父母、愛父母,常陪父母、親近父母。不論是達官還是黎民,不論家庭富裕還是貧困,都應該尊老敬老,營造和樂、幸福的生活環境。敬老養老是為人子女的責任,不能卸責予政府,我們還須從家庭做起,在關心家中老人之餘,多與他們溝通、接近,多了解他們的感受與需求;唯有從家庭做起,加上政府的推動與支持,「老有所養、老有所屬、老有所為」的理想「晚晴」,才會真正實現。
結語、
如何才能真正孝養父母?誠如《善生經》所云:「一者,能奉養使無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凡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不斷父母所為正業。」孝道從佛教的觀點來看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對父母盡孝養之道,使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有適當的照顧,沒有衣、食、住、行的憂慮,滿足父母在物質上的基本需求。第二個層次是本身能夠立言、立德、立功,來光宗耀祖,使父母覺得以自己子女為榮耀。與此同時,常常表現對父母尊敬和愛護,使父母在精神方面獲得快樂。第三個層次是以學佛的最終目標來說,使自己、父母、祖先徹底離開六道輪迴。《佛說孝子經》說:「恩重於親乳哺之養無量之惠。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親者,雖為孝養猶為不孝。」所以如能使父母聞法得戒,修習三昧,成就無上菩提,最後獲得解脫,脫離生死輪迴的痛苦,這才是對父母恩的徹底報答,這才是真正的「圓滿大孝」。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文明之國禮儀之邦,而文明和禮儀皆滲透於孝道。願從遠古而來的「尊老敬老」之風,普及於大地,普及於每個家庭,深入每個年輕人的心坎裡,並一直傳承下去。如此的話,「喜悅人生,自在生命」的理想,自然就不難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