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漫記:大陸平行世界的養成-傅桓 文化觀察家

2015062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大陸的教育及生活場景基本上都已被權力滲透,權力甚至成為它們運轉的潤滑劑和前提條件。
陶傑與梁文道的「駁火」事件,經過社交媒體傳入大陸,在朋友圈發散。儘管許多人不明所以,但至少留下一個印象:嗯,文化人道不同不相為謀。類似的看法不只是觀點,其實也是每一天都在大陸上演的現實。共處「國」下,一個各行其是的平行世界正在大陸養成。
這個平行世界的表現非常豐富,衣食住行各自在不同的場所解決,只是最表面上消費的不同。最大的區別在於,存在兩種相反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活在各執一套的「三觀」中。而與「三觀」配套的社會活動,哪怕偶有交集,也是不交流、不認同。
平行世界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它可以在每一次的時政立場上體現得涇渭分明。長期以來,一個印象似乎是大陸的輿論之所以兩極分化,是因為五毛黨的存在。但是,五毛只是加速了平行世界的形成,基於利益的人群分化分分鐘都在進行,這是五毛的社會基礎。
對五毛的批判並不妨礙這樣一個見解,大陸的教育及生活場景基本上都已被權力滲透,權力甚至成為它們運轉的潤滑劑和前提條件。無一人不在權力的影響中,無一事不見權力的身影。權力提供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選項,大陸人每日都在做這道選擇題。
很久以來,一個辯題是:大陸到底有無完成政治認知的啟蒙?有人說完成了,所以就讓民眾做主,因為他們已經獲得了認知上的自由;有的人說沒有,所以還需要在思想啟蒙之外,進行行動啟蒙。由此,形成了對民眾的看法,有人要聯合,有人只想做同路人。
可現實給了樂觀者一棒。大陸每一日都在凝聚的共有話題上,不僅遍布分歧,而且分歧之深刻,都是其他華人世界少見──這是一種老死不相往來的分歧,是一種恨不得處之而後快的分歧。在某種意義上,這種分歧所隱含的階層分野與階級競奪心態,成為形成平行世界的動力。
在慶安鐵路警察擊斃徐純合之後,一些與權貴有關的公言人士說徐純合就是「垃圾底層」,沈陽鐵路當局迅疾認定擊斃合法。在貴州四少年喝農藥自殺事件中,政府推諉,社會無力求取真相。長江沉船400多人亡故只見維穩不見獎降旗,政府卻宣布為喬石逝世降半旗……這些例子隨手可得,無一不是在提示:平行世界冷酷殘忍,卻已構成日常生活。
意識形態的黨化與排他性,不只是理論和邏輯,而是化作維安那些細致的具體行動。對無論是現實中的廣場實行宵禁,還是在輿論範圍內進行清場,都將大陸的認知視野縮窄為正反兩種類型:要麼投降,要麼受到打擊。中立的選項被取消了,這加速了平行世界在各個行業的穩固。
平行世界帶來了大陸無以復加的沉默,在某些個關鍵日期,甚至到了道路以目的程度。而更加常見的,則是在討論上喪失是非標準,混淆黑白界限,什麼都扭曲,而且為扭曲尋找理直氣壯的理由。
被籠罩在這樣的平行世界裡,避世都不可能實現,即使思想上保持低調與退守,可在肉身上卻不能全身而退。這種仄逼的生存態勢,加重了平行世界對人格、人性的剝奪感。長此以往,一個非人的社會就降臨大陸了。活在平行的世界,離世界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