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旧衣:习近平“介绍瀛台历史”的复杂性-杨彼得 资深时事评论人
20150626
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习近平日前在中南海的瀛台会见比利时国王菲利普和王后玛蒂尔德。
6月24日,习近平在中南海的瀛台会见比利时国王菲利普和王后玛蒂尔德,向他们介绍了瀛台的历史和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变迁。习近平选择瀛台会晤外国元首,特别向他们介绍“瀛台的历史”,本身就令人瞩目。他介绍其历史有没有特别用意,是何用意,值得人们解读。
瀛台是北京中南海南海中一座岛屿式园中园,始建于明,盛于清,历来是帝王听政、避暑和居住的禁地。康熙、乾隆等皇帝在此留下许多掌故,但瀛台之为中国人所知,全因光绪的缘故。中学教科书说,1898年光绪依靠康有为等文人,推行戊戌变法,遭到保守派抑制,最后被慈禧软禁于此,长达10年,最后死在这里。
习近平选择瀛台为会见国宾之地,并向他们介绍“瀛台的历史”,决不是偶然兴之所至。2014年11月14日,习近平在此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瀛台夜话”,据说原定90分钟的宴会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原定30分钟的茶叙聊了近1个小时,其间习就向奥巴马介绍了“瀛台的历史”。
中共领导人在中南海会见贵宾,瀛台是一个习以为常的地点之一。2005年4月,国民党主席连战展开“破冰之旅”,时任总书记胡锦涛即在此宴请连战夫妇及访问团主要成员。2006年老5月,胡锦涛又在此与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举行“瀛台夜宴”。2008年8月,胡锦涛在此会见了前来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及相关活动的美国总统小布什。瀛台宴客不稀奇,真正需要我们留意的,是中共最高领袖向外宾介绍“瀛台的历史”。
习近平是如何向比利时国王介绍“瀛台的历史”,我们不得而知,但习去年向奥巴马说了什么,倒是有公开的报道。据媒体描述,习大大告诉奥巴马,瀛台建于明朝,在清朝是皇帝批文、避暑和宴客的地方。清朝的康熙皇帝曾经在这里研究制定平定内乱、收复台湾的国家方略。后来光绪皇帝时,国家衰败了,他搞百日维新,失败后被慈禧太后关在这里。
奥巴马没有无动于衷,据说他“悟性不错”,马上接话说:中美历史上这一点是相似的,改革总会遇到阻力,这是不变的规律,需要我们拿出勇气。从中可以体验到,奥巴马显然是认为习在借“瀛台的历史”向他传达某种政治信息,即“改革总会遇到阻力”。
所谓“改革总会遇到阻力”,是不是习近平所要传达的那个意思呢?如果是,其意涵也是相当复杂的。在满清末世,光绪皇帝想变法图强,但他并非真正拥有最高决策权的人,而仅仅是大清“最高领导人”慈禧的提线木偶。光绪的权力是慈禧给的,而且尚处于观察期,慈禧不满意、不答应的时候废掉他是顺理成章之事。历史都是烟云,真正触动习近平的,恐怕还是中共的当代宫庭政治史:毛泽东选定的接班人华国锋被赶下台,具有改革思想的总书记胡耀邦、赵紫阳先后被辞职。在大陆担任最高领导人,简直是危在旦夕。
也就是说,习近平要向外国领导人传达他作为改革者的政治风险,历史的教训还历历在目。但所谓改革的阻力与习近平心目中的政治风险是不同的,这也许是美国总统奥巴马所不能深刻理解的。在美国,改革的阻力无非是让总统改革不成,而在习近平看来,保守派似乎不是仅仅满足于阻挠改革,而是要夺权、进行你死我活的搏斗。
但问题是,习近平真的是中国大陆保守派的对立面吗?他搞了一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改革阻力肯定是有的,保守派或许也是存在的。但习近平一边全面深化改革,一边全面复活“党领导一切”,他本身也具有浓厚的保守特征。我们可以给予他一种“同情的理解”,认为他强化党的领导只是一种政治策略。全面深化改革,将为中国大陆将来的政治改革奠定基础,到时候民主化就像一层窗户纸,一捅即破。不过这也只是我们的一种善良愿望,是对习氏改革的理想化。
一个关键点在于,习近平如何看待光绪被囚本身。在瀛台,习近平告诉比利时国王,“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光绪被慈禧软禁在瀛点,表面上看,是改革家被保守派罢黜了。但从习近平的国情论出发,光绪就未必是一名合格的改革家,而是不懂中国的传统、国情和政治,瞎折腾;相反慈禧也不是保守派,而是一名代表中国主流价值观的英明领袖。习可以从光绪的命运看到改革者的风险,但他也可以从慈禧身上看到“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远见卓识和“对历史负责的精神”。
习近平可能会替光绪难过,但他未必反感慈禧,说不定还对她抱着“理解的同情”。习将两种人格、两种逻辑揉和于一身,使得自己在性格、价值观、行为模式和所作所为上呈现复杂的特点。他想改革,但他也觉得有些旧东西其实也具有相当大的合理性。这正如他在一次内部讲话中所言:当改的要坚决改,不当改的,现在不改,将来也不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似乎就是一种现在不改、将来也不改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