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悅人生:佛法「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與社會人際關係-寬運法師 香港西方寺住持
2015062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現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日漸疏離。
我們不難發現,現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日漸疏離、冷漠,以致很多的誤解、不和、鬥爭,仇恨由是而生;尤以近日政改問題,引發各種語言暴力、行為暴力、思想暴力,乃至街頭暴力、議會暴力,社會內部矛盾,日趨深化。與此同時,許多殺人、害人、盜劫、詐騙等慘案,可謂無日無之,時時刻刻都在發生,令人擔心,令人恐懼、令人不安。如何才能改善社會上、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因此,今天想跟大家談談「佛法與人際關係」;那麼,什麼是「人際關係」?「人際」也就是「人倫」關係,或「倫理」關係。
學佛最基本的好處,其實就是教我們如何改善人際關係。佛教的「無諍」與「和合」,可說就是改善人際關係的最好方法。古語云:「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又謂:「未結法緣,先結人緣。」可見,結人緣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學佛首先就是學會「結緣」;先結人緣,後結法緣,用法緣統攝、提升和淨化人緣,最後達到人緣與法緣的不二。這是菩薩度化眾生的方便法門。
我們都知道,釋迦牟尼佛出生在人間、修行在人間、成道在人間、度化在人間,涅槃在人間,一切都以人間為主。他成佛的目的,就是希望「惠以眾生真實之利」,佛陀所展現的這種「人間佛教」的思想,注重入世而非出世、重視利他而非自利。人間佛教的很多道理是可以應用在現代人的生活中。
佛教的根本精神是慈悲(或「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慈悲就是憐憫眾生,不捨眾生,而且為了救拔眾生,而無疲無厭,不休不息。所以佛菩薩示現給我們的形相,都是「下心含笑,親手遍布施」的,常施法雨甘露,願為眾生作不請之友。因此,佛教特別強調「攝受眾生」,「親和眾生」,與「眾生為友」。其攝受的方法就是一種人際關係學。
佛教就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的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極富智慧、極有價值的方法和原則。這些方法和原則是指導我們為人處世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若能如法地去生活,必定會擁有一個和諧、健康、良好的人際關係。這種人際關係就是成就佛道的資糧。
一、未成佛道,先結人緣
說到「結緣」,我們都知道,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富樓那尊者,
最具有「不畏艱難的布教精神」;他協助佛陀說法度眾生,不求恭敬,不圖容易,越是偏遠,越是難以教化的地方,他就越是熱心前往。
有一次是在夏安居後的一天,富樓那又想出外弘化,於是誠懇地向佛陀告假道:「佛陀!請您慈悲准許,我想到輸盧那國去布教!」
佛陀聽到富樓那的請求,很是歡喜。但佛陀是位偉大的布教家,深知布教的不易,尤其是到輸盧那國,那不是普通人能去說法的地方,因此,佛陀勸勉富樓那道:「富樓那!你發願教化眾生,利己利人,我很嘉許你的志願;對於你時常往各方去布教,也很放心。但不能不告訴你,布教不一定要到輸盧那國,最好另外選擇一個教區;你可以馬上就啟程,我們一起歡送你!」
「為什麼呢?佛陀!凡是有眾生可度的地方,不是都可以去布教嗎?」
佛陀解釋道:「富樓那!輸盧那國是一個偏僻的小國,因為交通不便,文化不發達,民性非常暴戾,打罵成為風俗,外國去的人,很容易喪失生命,你現在要去那樣的地方布教,實在是非常危險的。」
聽到佛陀這樣說,富樓那反而微笑著、更堅決有力地表明他的志願:「佛陀!您的慈悲愛護,我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感激。不過為了感激佛陀的恩惠,就應更歡喜、樂意把區區個人的一切奉獻給佛陀,奉獻給正法和一切眾生。正因為輸盧那國是一個邊地野蠻國家,沒有人發心前去教化他們,所以才覺得非到那裏傳教不可。到那裏去,雖然危險隨時會加之於我,但為了正法的宣揚,我個人的安危,實在沒有顧慮的必要。懇求佛陀慈悲允許,讓佛陀之光庇護我,准我前去開闢人間的淨土吧!」
此時,佛陀的容顏放射出慈祥之光,對富樓那為法忘軀的精神表示欣慰。但佛陀看到左右的弟子很多,大家都應該同時具備布教家的精神,所以又親切的問道:「富樓那!你說得不錯!作為佛陀的比丘弟子,布教是最重要的修行之一,不過我要問你,你到輸盧那國布教,假若他們不肯接受,反而對你破口大駡,你該怎麼辦呢?」
「佛陀!他們罵我,我覺得他們很好,因為畢竟他們不完全是野蠻人,只是罵,不曾用棍棒打我!」富樓那不加思索,直接地恭敬的回答。
「假若他們用拳頭、瓦石、棍棒打你呢?」
「我仍然覺得他們很好,」富樓那回答說:「因為他們只是用拳頭、瓦石、棍棒打,還沒有用刀杖刺傷我。」
「假若他們用刀杖刺傷你呢?」
「我還是覺得他們很好,因為他們還有人性,並沒有殘酷的把我打死。」
「假若他們把你打死呢?」
「那就更要感激他們了,他們殺害我的色身,幫助我的道業,幫助我進入涅盤,幫助我以身體生命報答佛陀的恩惠,這對我是無大妨礙的,不過,遺憾的是這對他們並沒有好處,反而令他們造業。」
佛陀大喜,稱讚道:「富樓那!你不愧是我的真弟子,修道、布教,忍辱、包容,面對一切困難及考驗,你的心境都能平靜不起波瀾。我們歡送你啟程!」
富樓那得到佛陀的讚歎及鼓勵,內心非常感動,加強了對布教不退轉的決心。他頂禮佛陀後,在比丘們歡呼送別聲中啟程前往輸盧那國。
以上這個故事說明了,我們學佛必須要有菩薩精神;而菩薩欲普度眾生,必須先與眾生結緣;所以我們學佛第一步,首先就要廣作布施,先結人緣,然後結一切眾生緣。
二、四無量心──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
佛陀示現世間、化導世間的目的,就是要教導眾生如何做好一個人,如何建立好人與人、人與十法界(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和地獄。前四者稱為四聖,後六者稱為六凡)的關係。
我們若能依照佛陀所教,如實地去實踐,自然就能擁有一個和諧、圓融的人際關係;包括:國與國、宗教與宗教、政黨與政黨、族群與族群、家庭與家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這種關係中,人的平等性、差別性和統一性得到了充分的實現。
我們都知道,社會由家庭組成,家庭由夫婦組成,以中國傳統倫理思想來說:所謂夫婦有別、父子有親、長幼有序、君臣有義、朋友有信。而佛教《善生經》提出了「六倫」:分別是父母與子女、老師與學生、丈夫與妻子、個人與親族倫理、主與僕、檀越與沙門、婆羅門,以及《梵網經》、《無量壽佛經》、《佛說玉耶女經》、《尸迦羅越經》、《佛說孛經》中都有不少論述親子、夫婦、朋友等人倫關係的思想。
從大的方面來講,我們可以把「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以及普賢菩薩十大願中的「隨喜功德」、「恆順眾生」等,視為佛教關於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
所謂四無量心,慈者愛護眾生,與眾生樂;悲者悲憫眾生,拔眾生苦;喜者見眾生所作功德,心生歡喜、讚歎;捨者捨離分別、無愛無憎,等視一切。此四種心為佛教人際關係學的總綱目,它攝一切行,攝一切善。
三、改善人際關係的方法──「六度」、「四攝」與「六和」
為了更好地把這些為人處世的原則切實地貫徹到現實生活中去,佛教還特地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做法和要求。其中最主要的有「六度」、「四攝」、「六和」。
(一)「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1.布施能對治慳貪,消除貧窮。布施有三種,一是財施,二是法施,三是無畏施。
一般世人只知布施給窮人、病者,而不知「上供十方佛、中奉諸聖賢」。若以恭敬心供養三寶,即與三寶、聖賢結緣,能增長自己的福德,此屬「敬田」;若布施給窮人、病者,此屬「悲田」;布施給師長、父母,則屬「恩田」。無論財施、法施、無畏施,皆須以恭敬心、慈悲心、清淨心為本。更進一步,要達到三輪體空──無能施之人、無受施之對象、無所施之物,明白三輪了不可得,當體即空,方能真正圓滿布施波羅蜜。
2.持戒能對治毀犯,止惡生善。《大智度論》云:「大惡病中,戒為良藥。大恐怖中,戒為守護。死暗冥中,戒為明燈。於惡道中,戒為橋樑。死海水中,戒為大船。」由此可知,持戒能增長善法,遠離墮落的因緣。
戒有出家戒和在家戒之別,出家戒有沙彌(尼)、比丘(尼)戒、出家菩薩戒;在家戒有三皈、五戒、八關齋戒、在家菩薩戒。古德云:「道在紅塵鬧市修,全憑五戒做根由,殺生戒除慈心大,不貪財物廉潔優,見色不貪性清淨,葷酒永斷性長流,欲學長舌莫妄語,成佛不須出世求。」若能持守五戒,則身、口、意三業清淨,方能真正深入佛法堂奧。是故,欲成佛道者,無論在家或出家,均以五戒為根本。
3.忍辱能對治瞋恚。忍是能忍之心,辱是所忍之境,謂內心能安忍他人的侮辱惱害或自身苦境。經云:「心不動故,應具足羼提波羅蜜。」學佛之人,心不隨外境所轉,瞋風不動,喜風不搖,無論遇順境或逆境,皆能安住實相,如如不動,即得具足忍辱波羅蜜。
《遺教經》云:「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忍能生大力用,無論世間法或出世間法,須有羼提波羅蜜方能圓滿無礙。《尚書》亦云:「必有忍,其乃有濟。」如句踐忍辱負重,臥薪嘗膽,故能復國雪恥;韓信能忍胯下之辱,故能登壇拜將,建立漢朝勛業。世間法,尚須以忍,何況修習出世法?
4.精進能對治懈怠。「精」為精純專一,「進」是上昇登進;也就是說,修道行人,專志行道,精勤於修善斷惡,即能速登覺地,至涅槃岸。
精進分為「事精進」及「理精進」。如每天誦經、念佛、拜佛、做善事等,於事相上勤勉用功,即為事精進。若依心起修,全修在性,直截根源,安住實相,寂然無為,即是理精進。
精進為修道之根本。由事上精進修持,功夫到家,水到渠成,自然能與理相契。達到理精進,則一念不生,契入諸法實相之理,無論行住坐臥、動靜閒忙,這念本具的覺性始終存在。清涼國師云:「一切法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法無不歸還此法界。」念佛由此念,誦經亦從此誦,修而無修,念而無念,能所一如,如此即是無功用行,是為真正的大用功、大精進。
5.禪定能對治散亂。禪,又為靜慮之意,靜指心體寂靜,慮為正審思慮。眾生妄想紛飛,有如脫韁野馬,念念攀緣散亂,未嘗暫息。故修習禪那,攝心專注於一境,心達到寂靜不動,則能度脫凡夫散亂顛倒之心,進而得到三昧正定。
禪分為世間禪、出世間禪,世間禪如通凡通聖之四禪八定;出世間禪則如二乘所修之滅受想定、菩薩所修之種種大乘禪定(如來禪)等。禪宗祖祖相傳,以心印心,見性成佛,直契中道實相、定慧不二,故稱祖師禪。
古德云:「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恒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一念淨心成正覺。」禪定功德不可思議,一念清淨心與菩提心相應,即是不生不滅的功德。
6.般若,為智慧之義。般若智慧能對治愚痴。眾生之愚癡,約而言之有三:不信三世因果、不知諸法緣起性空,不明諸法實相、佛性本具之理。就度脫愚癡而言,佛法之智慧亦可歸納為三:一、明白三世因果之理。「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明白了因果之理,不斷地反觀自照,積極修善斷惡,人生必定愈走愈光明。二、明白諸法緣起性空之理。《大智度論》云:「般若波羅蜜能示諸法性,無法有,法空故。」若能以智慧觀照,明白緣起性空之理,則能不住緣起,畢竟解脫。三、明白實相之理、佛性本具之理。了達諸法緣起性空之後,更進一步亦不住空,安住實相,深信人人本具佛性,不假他求,此乃最究竟的般若智慧。
(二)「四攝」就是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
(1)布施攝:就是從物質上和精神上支持別人,幫助他們擺脫貧困、痛苦和煩惱,並使他們因此而親近我們、信任我們,為我們今後進一步感化他們、激發他們向上向善做好人緣準備。布施攝的出發點是慈悲利他。
(2)愛語攝:用光明動聽的語言,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攝之以誠,親近他們,撫慰他們,鼓勵他們,稱讚他們,警策他們,引導他們,使他們踏上修學佛法、趣證解脫的正道上來。佛教所說的「口吐蓮花」,指的就是愛語攝。
古人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佛教認為,愛語攝是解凍人際關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而愛語攝則完全是從愛護他人出發,是無我的,慈悲的。愛語是慈語,是悲語,是誠摯語,是光明語,是希望語,是振奮語,是催人向善語,是溫暖語,也是智慧語。
(3)利行攝:就是多做有利於他人的事,多說有利於他人的話,多起有利於他人的悲心慈念,多從行動上真心誠意地幫助別人,成全別人。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之所以疏離、冷漠,就是因為大家心裏只裝著自己,缺乏一種利他的精神。
(4)同事攝:就是利用一切可能的條件,多與他人接觸,在與他人同工作、同學習、同生活、同甘苦、同患難的過程中,建立一種相互瞭解、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相互鼓勵、相互信任的和諧平等的同志關係,從而漸漸地感染和引導對方,使他走向生命的圓滿。
上述富樓那尊者的故事,就是最佳的典範。
(三)六和,又稱「六和敬」
和者「外同他善」,敬者「內自謙恭」。六和原是僧團的組織原則,實際上我們也可以把它擴展到整個人際關係之中。六和的內容是:
一者身和同住:若缺乏平等心、包容心、若不能持守五戒十善,則難以做到長久的和平共處。
二者口和無諍:就是說,我們說話要講禮貌,要講道理,要尊重別人的人格,要有利於團結。要說真實語,和合語,清淨語,慈愛語。不罵人,不詆毀人;要讚歎人,鼓勵人。要口吐蓮花,不要口放毒箭。我們說話要讓人聽起來如沐春風,要讓人看到光明和希望,要讓人感覺到親切和溫暖,安祥和踏實。
三者意和同悅:就是說,我們要心氣相通,緊密地團結在一起,為共同的目標而奮鬥。意和同事強調的是感情的融洽,沒有隔膜,沒有二心。
四者見和同解:就是說,在思想認識上,我們要「求同存異」,達成共識,以大局為重。思想統一了,行為才能一致。對持不同意見的人,我們要寬容,要理解,不能排斥打擊,要多做工作,耐心說服。
五者戒和同修:就是說,大家都要持守戒律,遵守道德、法規和制度,不能搞特殊化。
六者利和同均:就是說,在利益上,我們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共同分享,不能獨佔大家的勞動成果,也不能獨佔發展和致富的機會,不要製造貧富懸殊。
在這裏要注意,利和同均並不是平均主義。它的要點在於:提倡慈悲利他,抑制個人的貪欲,趨向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平等無分別、共同解脫這一終極目的。
從上面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到,無論「六度」也好,「四攝」也好,「六和」也好,都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為根本精神,都是對四無量心的具體實施和運用。由於它們均以慈悲利他為出發點,以幫助他人擺脫煩惱、獲得解脫為目的,所以它們的攝受力量是非常巨大的。
它們不僅適用於一般的日常交往,還適用於企業、人事管理。它們對祥和社會、淨化人心、完善人格等都具有不可思議的作用。它們是我們處理社會人際關係、增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穩定、爭取世界和平的行動指南。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若能依此而行,必定會擁有一個清淨、和諧的人際關係。那時,我們的煩惱和痛苦自然就會大大減少,身心自然就會更加的安樂、自在。
四、最美善的人際關係──關愛與同情
那麼,最好、最美善的人際關係是什麼?就是我們內心充滿了慈悲喜捨之心、充滿了對別人的同情與關愛:我們在享受任何美好的東西時,都想到别人。就好像下面「牆上的咖啡」的小故事:
一天,有一個人和朋友在洛杉磯一家有名的咖啡廳閒坐,品著咖啡的美味。這時進來一個人,坐在他們旁邊的那張桌子旁。他叫來服務生說:「2杯咖啡,1杯貼牆上。」
這個人點咖啡的方式,令人感到新奇。他們注意到只有1杯咖啡被端了上來,但這人卻付了2杯的錢。
這人剛走,服務生就把一張紙貼在牆上,上面寫着:1杯咖啡。
這時又進來了兩個人,點了3杯咖啡,2杯放在桌子上,1杯貼在牆上。他們喝了2杯,但付了3杯的錢,然後離開了。
服務生又好像剛才那樣,在牆上貼了張紙,上面寫着:1杯咖啡。
似乎這種方式,是這裏的常規,但却令他們,感到新奇和不解。不過由於事不關己,他們喝完咖啡,付了錢就走了。
幾天後,他們又有機會再去這家咖啡店。
當他們正在享受咖啡時,進來一個人,此人衣著與這家咖啡店的檔次和氛圍,都極不協調,一看就知道是個窮人。
他坐下來,看著牆上然後說:「牆上的1杯咖啡。」服務生以慣有的姿態,恭敬地給他端上咖啡。那人喝完咖啡,沒結帳就走了。
他們驚奇地看著這一切,只見服務生從牆上,揭下一張紙,扔進了紙簍。
此時真相大白。當地居民對窮人的尊敬,讓他們感動得熱淚盈眶。
咖啡既不是社會的基本需要,也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需要指出的是:當我們享受任何美好的東西時,也許我們都應該想到别人。
有些人也喜歡這樣的東西,但卻無力支付。
再說那位服務生,他在為那個窮人服務時,一直都是面帶笑容。而那位窮人在進來時,無須降低自己的尊嚴,討要1杯免費的咖啡,他只需看看牆上。
多付款的那杯咖啡,叫待用咖啡。你付錢了,但並不知道,誰會享用它。
這就是有愛和關懷的世界。
人們提前買了咖啡,讓付不起的人享受溫暖。這種做法最初開始於義大利小鎮拿不勒斯,現已傳遍全世界。
結語、
綜上所述佛教慈悲喜捨的思想,既是我們為人處世的正道,亦是我們攝受眾生的方便法門。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若能依法而行,必能自如地攝受父母,而有一個深厚的親子關係;必能自如地攝受妻子和丈夫,而有一個溫馨的夫妻關係;必能自如地攝受友人、同道,而有一個良好的朋友關係;必能自如地攝受與自己交往的每一個人,而有一個和諧的人際關係。
這個時候,我們要用佛法感化世人,用佛法莊嚴眾生,莊嚴國土,就不困難了。因此,當我們面對現時香港社會種種不安與危機,就更應在佛教和合的思想指導下,發揮彼此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的獅子山下精神,努力奮進,同渡時艱,不要被狂風巨浪擊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