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悅人生:緣來緣去 自在人生-寬運法師 香港西方寺住持

2015120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凡夫的財產、身體、生命均會散滅,和合即生起、緣散即消逝,不執著不愛憎,身心自在。
我們可以看到,社會上每天發生著各種各樣的問題,無論是人際間、家庭內、群體中,乃至宗派之間、種族之間、國家之間,都難免存在著種種的矛盾與衝突,由是而鬥爭不斷,煩惱無窮。
依佛法來說,人生之所以有種種的煩惱與痛苦,就是因為不明事物的真實本質,觀不清、看不破,由此而生起種種分別、計較與執著。這些執著而產生的煩惱,佛教稱之為「無明」;「無明」會障蔽我們的智慧,令我們迷失生命的方向,因此,佛陀告訴我們,唯下放在一切執著,人生才有可能獲得真正的快樂。
一、緣起──宇宙與人生法則
但是,如何才能放下?我們必須明白宇宙間的一切事物,無論是自然界,還是生命界,都無一例外地由種種條件因緣結合而成,離開了各個結合的關係,所有事物或現象將無法生成。也就是說,一切都是「緣起法」;緣起法是佛教思想的精髓;「緣起」的梵文的意思是「由彼此關涉而生起或是現象界的生命與世間彼此關涉所由之道」──現象界中沒有孤立存在的事物,都是彼此關涉,對待而生起、存在的。緣生即聚,緣散即滅,其中並沒有永恆不變的實體。所以原始經典(如《雜阿含》二九三及二九七經等)上屢說: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這種關涉、對待之間的依存關係有兩種:一種是「同時的依存關係」,一種是「異時的依存關係」。異時的依存關係即所謂「此生故彼生」,此為因而彼為果。同時的依存關係即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為主而彼為從。而這種「因果主從」的關係也不是絕對的,換一個觀點來看,因果主從又可以倒置過來。
所以經中說:譬如有兩根束蘆,互相依倚才能直立。朋友們,緣名色而有識,緣識而有名色。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正複如此。朋友們,兩根束蘆,拿去這根,那根便豎不起來;拿去那根,這根也豎不起來。名色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亦復如此。
所以,緣起的「緣」就是「事物生起存在的各種條件」。再者,宇宙萬象,沒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也沒有永恆不變的事物。這些關涉和變化,必須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生起、存在、變異、壞滅。因此,所謂「諸法因緣生,法亦因緣滅」,因就是主要的條件,緣則是次要的條件。正如《契經》所云:「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離開因緣,就沒有所謂宇宙與人生。
二、「緣聚則生,緣散即滅」的體悟
既然「緣起」是宇宙人生不變的至理,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從「緣起」法中,獲得真正的體悟?
讓我們來看看以下一個的佛經故事:
過去,佛陀住在維耶羅國(或譯「墮舍羅國」)一處名為「樂音」的地方。一日,有一位貧窮的老婦人前來拜見佛陀,她到佛前恭敬地頂禮佛足,並請求佛陀慈悲為她講說佛法。
佛陀慈悲答允:「好的!你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提出來,我會為你解答。」老婦人問:「世尊!請問生從何來,到何處去?老從何來,到何處去?病從何來,到何處去?死從何來,到何處去?色、受、想、行、識從何而來,到何處去?眼、耳、鼻、舌、身、意,從何而來,到何處去?地、水、火、風從何而來,到何處去?」
佛陀讚歎老婦人道:「善哉!」隨後回答:「生無所從來,亦無所去;老、病、死,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地、水、火、風……一切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就如同兩根木頭互相摩擦,生出火來,點燃了木頭;當木頭燒盡,火便滅了。」
說完這番話後,佛陀問老婦人:「那麼,這火是從什麽地方來,到什麽地方去呢?」老婦人回答:「因緣聚合,火便生起;因緣離散,火便滅盡。」
佛陀點頭道:「一切萬法亦皆如此,因緣聚合而成、因緣離散即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眼根所見,能分辨顏色的是意識,所以,意識即是色法,二者都是因緣聚合而成、因緣離散即滅,沒有永恆存在的自體,皆是空性。譬如,鼓之所以能發出聲音,也是眾緣和合。鼓有鼓框、鼓面,因有人手持鼓棒敲擊鼓面,才能發出聲響。鼓聲不是從鼓框而生、不是從鼓面而生,也不是從鼓棒或是人手而生,而是和合而生。所謂當來聲亦空,過去聲亦空,聲從空盡空,聲音本身並沒有永恆存在的實體,其性為空。萬物亦爾。
一切萬法也是如此,因緣和合所生,緣生緣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譬如畫家,先準備好畫板,調和顏料後,便開始在畫板上色,最後完成一幅畫作。這幅畫不是從畫板生出的,也不是從畫家的手生出,而是畫家運用畫板、顏料,再經由自己的手所完成的畫作,是因緣聚合產生的。生死也是如此,不離因緣之法,無論是因造罪而墮地獄,或因修福而生人天,都沒有永恆存在的自體,這就是空性。只要了達空性之理,就不會執著虛妄的世間萬象為恆常、實有。」老婦人聽聞佛陀的開示後,豁然開解,得法眼淨。
三、眾生皆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
上述摘自《佛說老女人經》的故事,到底給了我們什麼樣的啟示?
根據佛教的緣起法則,人與人,包括有情、無情,包括萬事萬物,彼此都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因此,我們從中可以體會到眾生一體的「大我」精神。然而所謂「緣起性空」,「性空」就是「無我」,唯有無我才能達到佛法最高層次的境地。是故大乘佛教除了教導我們,必須培植獲得個人解脫的智慧外,更重要的還要樹立「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利他思想。我們不但要在行為上實踐財施、法施及無畏施的利他事業,還要透過理性的提升,在實行利他行的同時,能以「三輪體空」的智慧去觀照,使得利他事業能夠隨順法性而與佛陀本懷真正契合。
其次,從佛教的緣起法則中,我們也能進一步體會到佛教的平等觀。身處生死流轉過程中的眾生,因為各自業力、習性、環境、背景等因素的差異,而表現為現象界的千差萬別,但是千差萬別的現象並不能掩蓋眾生生命本質上的同一,也就是眾生在理性上的平等。這種同一的生命本質,就是一切有情心中本來具有的「佛性」,也就是緣起性空的法性。正如佛陀於菩提樹下證悟成道時所說的第一句話:「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因此佛教主張「眾生皆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強調有情眾生應和樂共存、相互容忍,以期佛佛道同、心心相印、事事無礙、法界圓融。
結語、
我們學佛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正確的知見,於動靜之中覺察、覺照,令身、口、意皆能如佛所說、如佛所教、如佛所行。在《出本事經》裡說到,人有三不堅,即是:身不堅、命不堅、財不堅三種。說明了凡夫的財產、身體、生命都是極度不堅的,都是會散滅的,所以我們要了達緣起性空的道理,知一切法都是無常變異,和合即生起、緣散即消逝,不於其中分別、取捨、執著、愛憎,這樣的話,煩惱自然會日漸滅少,身心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
進一步,更應把握緣起,珍惜緣起,運用緣起,乃至創造緣起,從而廣行自利利他的菩薩道,同時不忘時時如理觀照。最後,不住緣起,活在當下,任心自在,如此,離「喜悅人生,自在生命」的境界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