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悅人生:報恩思親 慎終追遠──淺談盂蘭盆節的起源與意義(下)-寬運法師 香港西方寺住持
2016082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佛教「盂蘭盆供」法會,目的是為了回報父母養育之恩,解救歷世父母「倒懸」之苦。
(接8月14日文)
貳、盂蘭盆會的流傳與發展
「盂蘭盆法會」最早傳到中國,是在三國時的東吳,可謂歷史悠久。中國的盂蘭盆會,創始於梁武帝。傳說梁武帝深夜夢見皇后郗氏,因郗氏生前喜歡爭寵,性情惡毒,忌妒瞋心太重,所以死後墮入大蟒蛇畜生道,梁武帝因不忍愛妃死後受苦,懇請當時高僧寶志公禪師,制定《梁皇寶懺》來超薦郗氏,在設壇禮懺法會結束後,人們看見郗氏對梁武帝說:「承蒙佛法力量的救拔,我已脫蟒蛇身,即將往生忉利天。」可見依梁皇寶懺虔誠恭敬地禮懺,並真誠地反省過往,不生瞋恨忌妒心,一定可以將過往業障消除。
據《佛祖統紀》卷三十七記載,大同四年(538),梁武帝幸同泰寺,設盂蘭盆齋。梁武帝於每年的七月十五日給各個寺院送盆供養,用車每天運送。自此以後,成為風俗,歷代帝王以及群眾無不舉行,以報祖德。
唐代風俗對於盂蘭盆供十分重視,唐代道世的《法苑珠林》卷六十二〈祭祠篇〉記載,當時長安西明寺、慈恩寺等,皇帝每年都送盆獻供,並且有專門的送盆官人,來者非一。有時皇帝宮內也舉行盂蘭盆供,供器十分莊嚴,以金銀作為裝飾。民間的盂蘭盆會也日漸熱烈,如日本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會昌四年(844)條記載,當時長安民眾作各種奇妙的花蠟、花餅、假花果樹等,七月十五日在城中諸寺設立供養,城中百姓都到寺廟參觀,是一個大盛會。不僅在家信徒競修供養,出家僧人也各出己財,造盆供佛及僧。
到了宋代,這種風俗一直在沿續著。但是盂蘭盆供的富麗莊嚴和供佛及僧的意義減少了,薦亡超度的意味變得更濃。北宋時,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中元節〉條記載,當時寺院印賣《尊勝陀羅尼經》、《目連經》,又用竹竿搭成三腳架,高大約三、五尺,竹竿上織成燈窩形狀,稱為盂蘭盆。在三腳竹竿的周圍,掛上紙衣服、冥錢,用火焚燒。在大街上,從初七至十五,樂人上演《目連經》救母戲劇,觀眾很多。從宋代以後,盂蘭盆會成為寺院中每年重要行事之一,其主要內容是誦經施食,白天誦經,晚上放焰口施食。
從此以後,盂蘭盆會便成寺院中每年重要行事之一。元代德煇重編《百丈清規》卷七〈節臘章〉月分須知中說道:「七月初旬,堂司預出盂蘭盆會諸寮看誦經單,預率眾財辦斛食供養。十三日散楞嚴會。十五日解制。當晚設盂蘭盆會,諷經施食。」元代明本《幻住庵清規》說:「七月,(中略)十五日解制人事。此夜分啟建盂蘭盆勝會以濟幽爽,以報劬勞。此會亦須預出經單,請大眾隨意披閱。此會有開甘露門一壇,請依而行之。」這就說明盂蘭盆會的主要內容在於諷經施食了。
這種儀式一直流行到明代。明代袾宏《正訛集》中曾加以辯正:「世人以七月十五日施鬼神食為盂蘭盆大齋之會,此訛也。蘭盆緣起目連,謂七月十五日,眾僧解夏自恣,九旬參學多得道者,此日修供,其福百倍,非施鬼神食也。施食自緣起阿難,不限七月十五。所用之器是摩竭國斛,亦非蘭盆。蓋一則上奉賢聖,一則下濟餓鬼,惡可得混?」清代儀潤曾欲兩全其道,謂日獻蘭盆,恭敬三寶;夜施斛食,普渡鬼神。儀潤《百丈清規證義記》卷八中詳載《蘭盆儀軌摘要》,其中有淨壇繞經、上蘭盆供、眾僧受食諸儀節,又附蘭盆會約二十一條。但是各寺院遵行者不多,在群眾中仍多以薦亡度鬼為盂蘭盆會的主要行事。
叁、盂蘭節與中國民間的「中元節」
由上所述,可知佛教「盂蘭盆供」法會,目的是為了回報父母養育之恩,解救歷世父母「倒懸」之苦,故在七月十五日啟建「供佛齋僧」法會,以此功德回施法界有情眾生離苦得樂,由是而有七月十五盂蘭盆節的流傳。無奈法久成弊,因民間習俗的影響,種種謬傳淹沒了「盂蘭盆會」的真相,以為盂蘭節專為超度鬼魂、亡靈,有損佛教慈孝之道。
依中國的歲時節令有所謂「三元」之說,根據《五雜俎》的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又如《修行記》中說:「七月中原日,地官將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因我國長期受傳統道教的影響,民間普遍流傳七月為「鬼節」、「施孤」之稱。所以,世人對七月特別的忌諱,認為七月是非常不吉祥的日子。很多人在此月一般不出遠門,不辦婚事,更怕羊年七月生孩子,因為世人認為羊年七月所生孩子多犯「羊仞」。
世人之所以把「中元」稱「鬼節」,是因為這日地官降下,要釋放地獄囚徒,無祀餓鬼孤魂將飄然人間乞食,所以有些地方,是夜家家門前十字路口設祭台,放水燈招引孤魂過奈何橋,去祖墳燒紙錢祭奠等活動,生怕鬼入家宅擾亂。因此之故世人則稱此日為「鬼節」。
是故,蓮宗八祖蓮池大師曾在《正訛集》中歎息道:「世人以七月十五施鬼神食,為盂蘭盆大齋之會,此訛也。蘭盆緣起目連,謂七月十五眾僧解夏自恣,九旬參學多得道者,此日修供,其福百倍,非施鬼神食也。施食自緣起阿難,不限七月十五,所用之器是摩竭國斛,亦非蘭盆。蓋一則上奉聖賢,一則下濟餓鬼,悲敬異田,惡可等混。」
肆、《盂蘭盆經》與佛教的孝道思想
(一)、父母恩重難報
古語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目犍連尊者是從孝順自己的雙親,而擴展至孝敬天下的父母;他向佛陀請問:如何能令一切眾生,都能像他那樣超度自己的父母?所以佛陀就為我們留下了這個法門。這是本經發起的因緣,完全是目犍連尊者至孝的感召。
正如儒家之《孝經》所謂:「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所以,孝順之理,乃人人自心中本具之天然性德;孝順之事,即人人本分上應盡之天職。佛陀為了報答父母恩,在多生多世的因地菩薩行中精勤修道,終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廣為一切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佛法,圓滿了累世父母的願望。
佛陀在世時,除了以身示範孝道,還利用各種場所,隨機為弟子們宣講孝行。與弟子們外出遊行,看到路邊一堆枯骨,他立刻起身對著白骨虔誠禮拜;弟子詢問原因,他說這是過去生父母的白骨。接著,佛陀為弟子們講述了父母養育兒女之艱辛不易,說明了不孝之行的因果報應,指出為佛弟子應當孝養父母、報答養育深恩的道理,這就是《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的產生緣起。這本經可以說是佛門的第一部孝經。
從出生到成人,父母對子女都是百般呵護,不僅擔心子女會受熱、受涼、生病或生活不愉快,甚至是掛慮他們會遭受挫折、打擊;總是盡一切所能,給子女無微不至的照料。由此可見,父母對子女的深厚恩德,是我們今生盡形壽、盡身命所難以報答的;當然佛教教我們不但要報父母恩,而且更要報佛祖恩、報國土恩、報眾生恩,也就是「報四重恩」。
「父母深恩難報」,佛在其他多部經典中亦多有提及,如《最勝佛頂尊勝陀羅尼淨除業障經》、《本事經》、《心地觀經》等。又佛教「以戒為師」,戒是佛教存在的命脈。《梵網經》云:「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正覺已,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把孝命名為戒的別名和最終皈依,可見孝道的重要。
佛教之《戒經》亦云:「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
《佛說盂蘭盆經》與《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地藏經》、《佛說父母方便大報恩經》等,同被世人稱為佛門孝經,廣為流傳。既然是孝經,其經文自然是發揮孝慈思想,以啟發行人的孝順心、慈悲心、恭敬心,從而廣修六度萬行,以至得證菩提涅槃,度生生世世之無盡父母了生脫死,超生淨域。
(二)、佛教對孝道有非常詳細之論述
經上說:「父母是一個大恩田,供養父母有無量的福報,若能以恭敬心奉養父母,必能增長福慧。」《觀無量壽經》說:「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淨業三福田」的第一條便是「孝養父母」;父母就是「恩田」,孝養父母的人一定有福。所以佛法非常重視孝道,若從孝道的根本去修行,將來就可做到圓滿成佛。
世人每以為佛教,「割愛辭親,出家修行」,不畜妻子,不盡人道;不養父母,實在不孝。殊不知佛教,是非常重視孝道的宗教,其孝道思想與行為,實遠非儒家之所能及。佛教的孝道思想,廣見於不同的經典中。
如《大寶積經》中,佛陀曾勸誡弟子:「汝等常應孝養父母。」《心地觀經》中佛言:「父有慈恩,母有悲恩。」又云:「慈父恩高如山,悲母恩深如大海。」「於諸世間,何者為最富?何者為最貧?悲母在堂,名為最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悲母在時名月明,悲母死時名暗夜。是故汝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
蓮池大師在《淄門崇行錄.孝親之行第四》中說:「生養死葬,小孝也;生俾底豫,死俾流芳,大孝也;生導其正信,死薦其靈神,大孝之大孝也。」從佛教的觀點來看,孝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對父母盡孝養之道來說,使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有適當的照顧,沒有衣食住行的憂慮,滿足父母在物質上的基本需求。第二個層次是本身能夠立言、立德、立功,來光宗耀祖,使父母覺得有了自己的子女而榮耀,常常表現對父母尊敬和愛護,使父母在精神方面獲得快樂。第三個 層次是對學佛的最終目標來說,使自己、父母、祖先徹底離開六道輪迴。
正如《佛說孝子經》中所言:「恩重於親乳哺之養無量之惠。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親者。雖為孝養猶為不孝。」所以如能使父母聞法得戒,修習三昧,成就無上菩提,最後獲得解脫,脫離生死輪迴的痛苦,這才是對父母恩的徹底報答,這才是真正的「圓滿大孝」。
由於受到《盂蘭盆經》目連救母故事的影響,佛教界遂於每年農曆七月舉辦「盂蘭盆法會」供養三寶,祈願現世父母長壽多福、累世父母福樂無量。後來更將農曆七月定為孝親月、感恩月、吉祥月、歡喜月。(全文完)